登录

《秋怀三首 其二》明张煌言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煌言

《秋怀三首 其二》原文

屈指金行半,流光不我予!鲈腮味信美,雁足耗全疏。

客散黄金尽,兵饥白粲虚。

只愁绵力弱,何以慰皇舆!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秋怀三首》其二,明代诗人张煌言作。他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感慨。在诗句“屈指金行半,流光不我予”中,他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感,时间如金行一般流逝,而他却无法阻止它的前进。这不仅是对时光的感慨,更是对生活无常的感叹。

“鲈腮味信美,雁足耗全疏”两句,他以鲈鱼和雁为喻,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担忧。鲈鱼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美好,而大雁的足可以传递信息,却因为国家的衰败而无法得到援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

“客散黄金尽,兵饥白粲虚”两句,他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对于游客而言,他们的到来会让繁华落尽的场所再添几份寂寥。同样地,这也使“黄金尽”,这说明民生经济正处于饥饿之中。“兵饥白粲虚”反映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即因战乱和灾难造成的人间痛苦与不满。“白白辛勤种,黄金枉费虚”则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和批判。

最后,“只愁绵力弱,何以慰皇舆!”两句,他表达了对自身力量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为国家带来安慰。这既是他个人的担忧,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张煌言描绘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诗人形象。在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奈时,他不断思考着如何应对国家问题,他的心事重重也显露出他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