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谢翱
岁月记不得,曾行此处村。
日攲眠石影,树长蚀藤根。
晚羡栖猿鸟,春来问子孙。
劳生空可说,不是欲忘言。
岁月
作者:谢翱
岁月记不得,曾行此处村。 日欹眠石影,树长蚀藤根。 晚羡栖鸟还,春来问子孙。 劳生空可说,不是欲忘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寄寓不浅。诗人把个人的悲欢离合融于大自然中,写出自己对岁月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
“岁月记不得,曾行此处村。”起笔就点出主题,岁月已久,记不得多少事情,流露出无法言说的感慨。只有经过历史风雨剥蚀的地方,才能有如此深沉的感叹。“日欹眠石影,树长蚀藤根。”写村居的生活情况,作者因疲惫,平时最喜欢躺着在石头的投影处休息;因为风吹雨打,长满了蚀洞和老藤,自然成为老者避风的港湾。“晚羡栖鸟还”三、四句因老于村居而比闲适之趣日胜一日,“羡”“还”,则是既得偷怀,且有乐趣的状态。《瓯宁客吟》自称《稽山新稿》曰:“宁为稽山吟,不作孤竹篇。”从“晚羡”二语可体会到作者所向往的乐趣。最后二句,“劳生空可说,不是欲忘言。”仍体现出无可奈何的深沉的叹息声。作者是个有才学而终身不遇的遗民,他对清廷不降又未能像同为遗民的黄仲则那样为故国尽忠,因此更觉得无奈,这种心情只有诉诸自己的诗篇了。诗的前后思想是一致的。此诗中写村居之景十分富有情趣而又与诗人的心情相吻合。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是其特色。诗人在构思中十分注意词意的跳跃和浓缩,多有“语不接而意接”,以有限的诗句囊括无穷的内容和思想的现象,读者必须凭借欣赏者艺术想象力才能感受到这种意趣的存在。“暮鸟倦还归树巢”一个特写,“晚来唯爱闲云眠石”一语承转,“春来问子孙”一句则以问句的形式把村居生活写活,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乐趣。这种艺术构思方法对欣赏者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此诗的意境深幽、淡泊、空灵、悠远,风格苍凉、悲怆、激楚、凄厉。
译文:
岁月如梦转眼便过,曾经走过这个村庄的小路。太阳倾斜时在石头上休息留下长长的影子;岁月流逝树木侵蚀着藤根越来越长。傍晚羡慕那些归巢的鸟雀;春天到来时询问子孙们。劳苦一生只能空谈;心中不是想要忘却尘世间的言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村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劳苦一生的感慨,以及对尘世喧嚣的不满和厌倦之情。整首诗意境深幽、淡泊、空灵、悠远,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激楚、激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