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王恭
手挽长条刺拂衣,淡黄疏白共芳菲。
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
原创赏析:
《折荼蘼》是明代诗人王恭的一首描绘荼蘼花的诗。荼蘼花在春天盛开,它的花色淡黄而疏白,芳香四溢,美丽动人。诗人在描述荼蘼花时,也寓含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手挽长条刺拂衣”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亲手折取荼蘼花的情景,长条枝条刺手,但诗人并不在意,可见他对花的喜爱。
“淡黄疏白共芳菲”是对荼蘼花的细致描绘,淡黄与疏白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这两句诗中,诗人借五陵年少比喻自己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生活充满艰辛,但诗人依然不愿被拘束,留连于花香之中。荼蘼的香气已残,但仍让诗人流连忘返。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荼蘼花的美丽结合在一起,更显出其诗之深厚意境。
在现代文译文中,尽量保留诗中的诗意和美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折下一条长长的荼蘼花枝条,因为它枝条上的小刺会让衣服变得不平整。在淡黄和疏白的荼蘼花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花的芳香。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无拘无束的五陵年少们,他们自由自在,即使花儿的香气已经消散,我也舍不得离开。我想象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不被任何束缚,留连于花丛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