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恭
新宁才人心不羁,腹中三礼犹耽犁。
生事常怀汶阳北,梦游未识灞陵西。
青山白野閒来坐,离黍吹花向人堕。
潇洒还同谷口耕,风流也学南阳卧。
谁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遗贤滞草莱。
使者飞书催上道,郎官立马送离杯。
几回待诏金门里,枥上华骢末由试。
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宾从无知己。
以兹翻忆鹿门春,却向清时便乞身。
匹马行辞白门柳,群公饯出秣陵尘。
故园独树闽川道,数亩山田半秋草。
孺子应知食力安,渊明况及归来早。
入门长啸复长歌,仍把春衣换薜萝。
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荐剡多。
耽犁子歌为长乐郑友众赋
明代的诗人王恭,借这首诗向友人展示了自己那不受世俗束缚的胸怀,和与生俱来的儒雅之气。他对世事的淡然和对未来的洒脱,令人钦佩。
诗中的新宁才人,他的内心充满着不羁的热情,他的学识深厚,如同腹中的三礼,深得人心。他常常怀念着汶阳北的生活,那是一种淳朴而真实的生活方式,他虽然梦游未识灞陵西,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青山白野之间,他闲坐独思,黍稷之香随风飘落,他潇洒如谷口的耕者,风流如南阳的卧龙。他的才华被宣室所赏识,他不使遗贤滞草莱,他等待着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
然而,现实的困境让他屡次待诏金门,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华骢骏马在枥上空闲,而无从试骑。他在繁华的歌舞中寻找不到故人的身影,在权贵的宴请中,他也无法找到知音。于是,他开始怀念鹿门春日的生活,渴望辞别而去,回到清净的山林之中。
当他骑马离别白门的柳树时,一群公卿为他饯行,送他离开秣陵的尘埃。他的道路将经过闽川道的那片数亩山田,独树萧萧,秋草凄迷。他理解食力的安宁,也理解归隐的及时。
回到家中,他长啸又长歌,用春衣换下了薜荔和女萝。他自言林下耽犁最好,不屑于天朝的推荐文书。这是他对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中,王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淡然自若、洒脱不羁的诗人形象。他既有对世事的淡然,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才华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他的诗,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赞美。这样的诗人,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