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别陈少尹思孝服阕之天官》明王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恭

《赠别陈少尹思孝服阕之天官》原文

晨登无诸台,南望冶城阙。

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

行人恶离别,仆御愁不发。

斯须竟参辰,况乃千里诀。

行人难久留,结驷登瀛洲。

连宫出阊阖,上有佳气浮。

鳷鹊丽飞观,铜龙起高楼。

结托尽中贵,经过皆列侯。

侯家连戚里,日夕歌钟起。

金貂锡元勋,赤舄何几几。

宦游良不恶,冠盖相萦络。

谁怀长卿贫,沈疴守藜藿。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晨登无诸台,南望冶城阙。 首句点明登台,即写送别之地。此诗题目中“赠别”二字已明白写出,而落笔却从冶城阙起,即登台远望冶城,从城阙而想到人,起得突兀高远,已引人入彀。

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 两句写离别之多。“垂杨”句言别时,“一日几人别”言别日。两句对仗工整,形象鲜明。

行者恶离别,仆御愁不发。 “行者”谓送行者。“仆御”指驾车马的人。两句连用两个典故。《楚辞·九歌·国殇》:“仆夫悲兮逢尤(王逸注:“仆夫,车边士卒也。”)”“骖骖驷马,造焉寄附。”意谓车马行走迟缓,行者感伤离别而惆怅不乐;仆御见主人悲愁,也不愿发。此处化用《楚辞》诗句,生动地表达了友人离别时仆夫与主人同恶离别的情景。

斯须竟参辰,况乃千里诀。 两句说友人终于还是走了,一个“竟”字,一个“况”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关切。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全诗八句,除了“结驷登瀛洲”为虚写外,其余六句都是实写。其中“晨登”、“南望”、“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竟参辰”等句,把送别的场面和环境写得历历在目。而“结托尽中贵”、“侯家连戚里”等句又写得富丽华美。诗中“斯须”、“况乃”等字眼,更使整首诗充满了悲而能壮的情调。

这首诗的章法也很得体,层层递进。“晨登”句是起兴抒情,“南望”句明确抒情对象,“垂杨”句承“南望”句展开;“一日几人别”承“垂杨”句进一步抒写;“行者”两句承“一日几人别”更进一层写远去的友人;最后两句由想像友人离去后的情形再作劝勉和安慰。由于章法严谨,“层层递进”,很富于变化,因而耐人寻味。

译文:

清晨我登上无诸台,举目望去可看到冶城边;杨柳垂荫大路交错处,一天就有几人洒泪分别离。行人厌恶别离劳碌,驾车马的人也愁苦懒于出发;很快就见到了参辰星,更何况要与你相别千里。你若要留下来此地长久住,就会有豪车丽骑把你送至瀛洲门;从皇宫的阊阖门一直出来,只见重宫叠阁高高耸立,上面好象飘着一层美丽的云雾。那里像高大的飞观临雕栏玉砌的丹凤楼阁一样巍峨雄壮,众多权贵在那里依倚宦职往来如梭。都中有权贵之人必定与你密切交往,大都被封爵位封侯受赐。权贵的府第相连似锦官城栉比鳞次,那里管你孤身一人日夕独处歌声盈耳;权贵们高坐府第金貂熠烁满头华发盈头鬓发如霜雪白纷纷;有的功勋卓著载入史册传诸青史不朽业绩垂青史传金石般坚固不移!虽然做官并不坏也不必羡慕别人官运亨通位高权重禄厚禄金多;但是谁能像你那样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呢?我只有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过着清贫孤苦无依的生活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王恭为送友人陈少尹赴天官(天官是明代都察院的别称)任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先写登台送别的环境及心情;接着以“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二句形象地说明仕宦生活的辛酸与无奈;然后以“斯须竟参辰”和“况乃千里诀”二句突出宦游别离之难;最后写瀛洲的华丽与京城的气派及朝廷中有权势的人物生活的奢靡以及自己对长卿安贫的赞叹与对孤苦生活的自我慰藉之情也随句而至。诗人抓住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侯门似海”,直接陈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