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明王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恭

《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原文

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

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

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

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王恭的这首赠诗,写的是一个名叫陈汝登的士人,要去边疆从军。从诗中看,陈汝登西去从军,固然是出于保卫国家的爱国心情,但其中也含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王恭在诗中对他表示了深切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士人的惜别之情。

首联“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交代了陈汝登去从军的原因和前行的背景。“汉家烽火”,在这里不仅指汉朝的边烽,也借以代指明朝的边烽。这一句带有叙事和描写的成分,同时也为后面描写陈汝登的“请缨”行为作铺垫。

颔联“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进一步表现了陈汝登的慷慨赴边、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这两句用词精炼,语义双关,意蕴丰富。“寸心”,犹言一心,指心愿,抱负;”孤剑”,这里是指对赴边的准备。“学从征”,既是一种出征前的演练,又含有把从军看作人生乐事的意思。这两句表现了陈汝登立志报国的宏伟志向。

颈联“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是写陈汝登去从军的准备和从军后的抱负。“天门”,指朝廷,“三策”,指对策,借指对时政的意见和建议;“五兵”,原指五种兵器,在此应借指与从军有关的事情和领域。“沙漠看论五兵”,展示了诗人在茫茫大漠对军事谈论无所不晓。这样,实际暗示诗人他(或者也可说是众英雄侠客们)有一种值得人敬重豪情的凌云壮志--本以为抛妻别子御侮于外既可以使许多隐蔽工作认真展示生活天地别为娃选择择一切又了儿女私情其巾帼红颜之所乐不为有终当卫国利民赢得有“戎马一生”于人精神超然解脱志可垂世纪吧这仍是在作送行铺垫并且显示送者不乏高识。

尾联“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以殷殷期望作结。“泮林”,借指学校;“锦衣荣”,语出《后汉书·侯霸传》,富贵回来时可穿锦衣。“莫对泮林愁此别”,这句意思是不要对离别顾虑悲伤;用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分别。“他年还著锦衣荣”,这句是说“他年立了功业,回来定有好报”。这联既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慰勉,也是对友人的鞭策和期望。

全诗洋溢着积极乐观、昂扬振奋的精神。诗中描写了诗人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慷慨赴边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精炼,语义双关,意蕴丰富。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