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恭
满县棠梨春著花,郎官书奏觐京华。
帆开楚水犹逢雁,道过金坛得到家。
紫禁曙钟云外听,白门春酒日边赊。
遥知马首春归早,不待青门尽种瓜。
这是一首五言诗,明代王恭以其率意直抒胸臆的风格颇得称赞,现在由我对此作逐一解析,助现代的朗读者准确感知和理解它,创作译作的诸公在细致观察下并使之进入美术的精神享受:
起首二句为送行时,登临见闻而兴起。今志所记,“日夕时县舍颇多闲逸”,大概夏天(县舍内棠梨开花恰逢夏初)衙舍庭院满是棠梨花。“春”是入奏时正逢春天,见此春意便联想到将入奏事京华的张明府。“春著花”字面上指花受春天之暖,使之精神抖擞,花朵怒放。他满县棠梨,遍地花开,比之张明府入奏朝京,进忠言事,必能使圣心喜悦,两者都是对君尽职,其志向高洁可嘉。棠梨经冬不凋,花色洁白如玉,“满县”二字正给人以明洁之感。春天正是万物欣欣向荣之时,诗中却只提到花开,即所谓“春著花”,正是以一“著”字为花传神。接下去“郎官”二句言张明府入奏后所经历的旅程及到京后的情景。
“郎官”是人臣得官之称,此称张明府入奏天子,表现了诗人对他尽职的赞赏。“书奏觐京华”,他呈上奏章,面见天子。“帆开”二句写舟行途中见闻。“楚水”指长江,“金坛”当指县境附近的山丘。说“帆开楚水”尚有进京途中的意味。“犹逢雁”,在行船过程中恰好又值雁群高飞时令(逢雁常与雁行将尽或别离情绪联系在一起),不禁令人感伤。说“逢雁”,不言思归不得归而思乡之情自在言外。“道过”至末二句是说等他回到故乡后(紫禁居处似不宜细述),并预期到春天作者将会继续去探望他(必用驰马来迎接他)。当此时则有“日边”、“曙钟”、“青门”、“春酒”、“种瓜”(占卜前程或设想报答之类)的重重心愿待填之事;应是一个旖旎繁丽又逼人忙碌的新年逼面而来!大概州郡折枝累固要请你、看来是个耐冷枕更要祝你漫陈探拙而已至此赴老既赊而且四方平坦阽危也只合去作张明府了!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扣一个“春”字,从春花写到春归;从眼前景推想到别后情;从故乡写到京都;从送别写到探望;通体展开,波澜层出。语言平易近人,笔调自然天成。王恭为余姚人,其地多梨枣桃李,故诗中屡用之。此诗题为“赠张明府”,而实际上处处可见诗人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