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洋
万汇就槁死,一凉送生意。
问谁犯炎威,用事得屏翳。
始自长夏来,龙骨呕四裔。
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
藉令翻长河,不给野老泪。
祝融固有逞,轩轩抱馀恚。
商飚欲小展,不费一矢遗。
人谋略殚穷,乃作鬼事计。
此邦严百神,奉事罔失坠。
恶衣不掩胫,致美尽一祭。
有严者贯神,父老诵明记。
适当牛女期,悬弧值嘉瑞。
不知谁相传,轰然动天地。
走书集房祀,刻日共高会。
俄然驾云骈,各以伟像至。
原野照旌旗,闾阎便鼓吹。
鞠躬侦颜色,大房荐笾胾。
恍惚动百灵,相传亦汪濊。
今朝响云车,风马继飘驶。
意挟大江神,倾输作滂沛。
日影弄廉纤,檐马鸣细碎。
涓涓乍伶俜,赫赫复昌炽。
神乎享已丰,何乃靳小施。
妇怒骂少年,汝定事游戏。
汝牲汝自甘,汝酒汝既醉。
我疑神吐之,祸汝不少贳。
得免已可怜,尚敢望嘉惠。
嗟我偶投身,枵腹俟丰岁。
感此意悽然,中旦不成寐。
纪见成小诗,岂谓非吾事。
七月八日小雨
万汇在炎热中枯萎,一场雨带来生机。 试问是谁冒犯了炎热的威严?原来是云神出没。 自长夏以来,龙骨四野蔓延,平原暴晒干裂,火焰从野草中腾起。 就算让长江倒流,也无法给老农带来清凉。 祝融执意施威,显露出他胸中的愤怒。 微风的春天将要到来,云神一展身手,并不费一箭之力。 人间苦思冥想已竭,唯有把神明当工具,去实施诡计。 这个地方虔诚奉侍百神,世代承袭着神明传统。 用简单的祭品奉祀神明,只求庇护不受伤害。 有位严厉的神灵贯穿着天地,父老们诵读着他的明训。 恰逢牛郎织女相会的时节,又逢吉祥的日子出生。 传闻中有位神仙云游至此,引起大动乱震动天地。 慌忙致书邀请各方祭祀,安排祭礼定在秋分之日。 不一会儿他就驾着彩云众神从四面八方降临。 原野照亮了千百神祇的旌旗和吹鼓声震天响的唢呐乐音中传来祭神的丰美菜肴的香气。 顷刻间各种神灵显现神威,声音汇成一团和煦之气令人欢悦的气氛弥散四周。 今日有响彻云端的佳音传来,一定是神骑着风马在翩翩飘飞,好像把滔滔大水倾泻大地赐福人间。 细细雨如织飘落轻盈婆娑,屋檐下铃声丁冬细碎悦耳。 雨丝渐渐稀疏,又伶俜而来,赫然间又昌盛炽烈起来。 神明享受着丰盛的祭品,为何如此吝啬? 妇人怒斥少年:你胡闹游戏!你奉献牲口自己享用,你喝酒你已醉! 我怀疑是神明喷薄了精气而生了祸害,得免除惩罚已经难能可贵! 对于这祥瑞气象值得欣慰之情难以抑制。这是我偶然涉足之地的生活使我有感而发! 这首诗对一场雨作了生动细腻的描绘:先是赞扬它为“万汇”“送生意”,接着又自问谁敢冒犯“炎威”,再接着就描绘了雨神如何施展威风,最后又对雨神的丰美祭品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七月八日小雨之后,当时作者在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任上。诗中描绘了小雨带来的清凉和生机,赞扬了雨神的功德和神灵的威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诗人以“枵腹俟丰岁”的贫民自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