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金山
宋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一阵风吹过,波浪涌起,金山在烟雾之中若隐若现。相信过不了多久,金碧辉煌的庙宇会再度出现在水面上,供人参观,供人赞美。作者一时的感伤情绪也许暂时抹不去,但毋须介意,且看那中流树立起浓荫,让我们欣赏树荫的美妙罢!这富有吸引力的树荫不正是一个极好的道具,它马上会调动起人的浪漫感情:人们将在那里徘徊流连,感叹不已。通观全篇,那种青春短暂、老来可叹的惆怅情绪,在读者面前是一扫而光的。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丰富的遐想。
诗人将想象的花朵盛开于现实的金山之上,这种超以象外的想象,正是许多优秀山水诗的共同特点。试想在现实基础上加上美妙的艺术构思,诗人不是像杜审言之写江流“天际涯”,韩愈之写岭“阴阳割昏晓”,郦道元“沿、溯阻且溢”等这样的头足相应、绵绵不尽,怎么能引人神游于银光世界,增添其崭新的境界。眼前奇丽、震动的景物立即激起作者无限遐想。虽然古往今来不少诗文写到了金山(如杜甫有《秋兴》其五)并名句(如陆游有“白浪纵横不可渡,舟人夜语宿金山”等),但作者并未沾溉古人,纯然出以空灵之笔来描写自然景色。这首诗显然体现了诗人艺术上追求新意和独创的精神。
王洋诗风雄健豪迈,擅长写景抒情。他在这首诗中用笔简洁而富有情致。如首句“突兀波心”只有四个字,却将人在波心、水波突兀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倚翠空”的“倚”字很有意味,“翠空”在诗人眼中仿佛是巍巍金山立于其上。“金碧照鱼龙”中的“照”字形象地写出了水中映照金山时的繁华与辉煌。“火烧水转休惆怅”一句用“火烧”与“水转”相应,一个“休惆怅”将作者的乐观情绪一扫而光。“且看中流树荫浓”一句富有韵味和动感。树荫浓密、人在其中徘徊流连等,这些细节都通过“且看”二字巧妙地表现出来。王洋作诗常善于思捷捷然,触物生春。“一事中活动跳跃千般气运为推移而簇转精彩的花妙主意太多只有他知道究竟用在何处值得给他淡淡的金字下面的最光芒片段同时奋着上天悯由炼!刃他说开不难信钞读者到时可使桨郎精神浏览而非枚垂耳幂一方稼苍白微笑大意而易因时尚拥容易惊喜也容易失掉他本来的面目了。”(见《唐宋诗醇》卷三十九评语)这首诗在这一点上是很突出的。
至于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由于内容有限,无法给出具体的译文,可以提供一些翻译的思路:
在波涛中兀立的山峰,仿佛高耸入云霄。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金光闪耀的金碧辉煌的庙宇再次出现在水面上,供人参观赞美。不要因为眼前的火烧和水转而感到惆怅,看看中流树立起的浓荫,欣赏它的美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