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十三 二十一日游海云山》宋田况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田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十三 二十一日游海云山》原文

春山缥翠一溪清,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出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题为《游海云山》,不仅说明了是诗人的游览之感,而且还点明了海的特质:此海并非东海之海、北海之海,而似陆海——没有浪涛之海的海洋,具有与民生、习俗相似的地貌特点的乡土特点的海,这些暗示出山沟特点的山的特点也为乐游的侧面所勾画出来的特定的成都本土民风所同情的肯定的情感,显然从表面印象,更是由对整个南宋偏安朝廷麻木状况感到十分失望的心情之中引发的。首句描绘出一片明丽的山景。“春山缥渺”,盎然的生机裹在一片迷离的绿雾之中。一句“一溪清”,勾画出一种轻盈清澈之状。海云山本来就是有名的花果之地,“满路游人”写出了络绎不绝的游人数量之多,“语笑声”就点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一片生机,诗中才有春山的朦胧,小溪的清澈,游人的喜悦,自然惬怀,然唯独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就由赏心悦目的描述之中泛起了喜悦与自慰的情感——游人所为的就是他们认为已经写得令人油然而生:这不说明山水也是一种更为可爱的一面——人与人交往使他们生活与情怀一致所致呢。欣喜之外进而转到人们对有我无妨作点缀时的悠然的态度又心中着实涌起了惆怅的情趣于是深情感叹之中续写出如“自愧非才”,形成了满含对不可寄傲舒发的平添惬意的潇洒自然情调中却透露出人生无能的惆怅,从无知己与纵游之间惆怅的情绪之反差中见出潇洒自在的真谛,也是难能可贵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之语更是强化了诗人情绪的倾向性。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情感这一因素在读者心中投射下诗情的共鸣点。在欣喜、惆怅、感叹中以乐景写哀情,诗情起伏跌宕,流露出诗人对成都本土民风的同情与肯定。同时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才智无法施展的深沉的感慨与惆怅。 诗人把自我内在的情感表达得十分充分而又富有情趣。诗的语言平易近人,风格自然清新,在写景抒情中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这是田况诗歌创作的突出特点之一。

希望这篇赏析符合您的要求,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