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镊白》清乾隆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乾隆

《镊白》原文

鬃发星星不胜镊,髭须点点尚堪镊,两歧之物应暗笑,何厚于须薄于发。

好少恶老人情然,亦有不同为变迁,昨近庆典赐举业,颇有履历增其年。

好恶恶好非颠倒,世间古道今应少,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清乾隆《镊白》赏析

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人,在鬓角和发丝上镊去星星点点的白发,他的胡须上还有可以镊取的点点白色。对着镜子,他可能会对镜中出现的两处不同的情况暗自发笑,这白发怎么如此偏心,对头发如此厚待,而对胡须如此薄情呢?

人皆爱少,恶老,老人情然。但是也有例外,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性情也会随之变化。在最近庆典之时,他参加了科举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了年龄,也增加了阅历。他并不觉得好恶不分、颠倒黑白才是世间真理,只是觉得古代的道德观念在当今已经越来越少人坚守了。

对于那些在坊间流传的故事和书籍中很少有人谈论衰老这件事,诗人似乎持有保留的态度。他对那“庆典赐举业”的事情表现出了一些微妙的情感变化。然而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借着对年纪增长而心境变化的描绘,隐晦地表达出一种岁月更迭的沧桑感和生活的变化无常。

翻译现代文:

诗人看着镜中的自己,鬓角的白发已经不少,需要用镊子一点点拔去。胡须上的白色还不多,但也不得不镊取。头发和胡须在他面前显得如此不同,这让他有些苦笑不得。

人们都讨厌衰老,对此他也有同感。但每个人对此的反应也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态也会有所变化。就在不久前庆祝大典的时候,他参加了科举考试,这让他感到自己又增长了年龄,也增长了阅历。

世人对于喜好厌恶的理解或许有些颠倒黑白,世间古道人心已渐行渐远。那些坊间流传的故事和书籍中很少有人谈论衰老这件事,诗人对此持保留态度。那些庆典赐举业的事情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一些观念。不过总的来说,诗人似乎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岁月变迁带来的沧桑感和生活的变幻莫测。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