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项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因为考试未中而归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名高不俟召”,描绘了友人地位的高尚,但他并不因为这次考试的失败而沮丧。这里用了“不俟召”这个词,意为不用等待召见,暗示友人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地位。第二句“收采献君门”中的“收采”指征召考试,“献君门”则表示向朝廷推荐自己。这两句表达了友人尽管未能通过考试,但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被朝廷发现并重用。
“偶屈应缘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理解,认为友人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句话也暗示了社会的竞争和不确定性。第三句“他人尽为冤”是对其他可能未能通过考试的人的同情和安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理解和宽慰。
接下来的两句“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新春时节,城外的小路和旧隐的水边村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欢迎和期待。
最后两句“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作者告诉友人,尽管这次考试失败了,但他的才华和努力不会被忽视。只要保持努力和谦虚,总会有机会再次被发现和重用。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竞争和不确定性的理解。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