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留别张水部籍》唐项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项斯

《留别张水部籍》原文

省中重拜别,兼领寄人书。

已念此行远,不应相问疏。

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

要取春前到,乘闲候起居。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体现了项斯渴望飞黄腾达、求得发展的心理。同时,在朴实的语言表达下,蕴含着丰富的人情味和逸致意。唐代诗人项斯与张籍因友情的深厚,故写诗相赠,可见,彼此的关系至深且厚。 “省中重拜别,兼领寄人书”,表明诗人再次来到长安,与张籍在宫中相见,二人依依不舍,不忍分离。此行不只为求取功名,还兼有将已作寄给张籍的诗书带给他,请他代为递呈给宫中权贵之意。首联把诗人内心的感情和盘托出,省中是宫中省中大臣出入之所,政治清明的唐朝在文人眼里是个繁华的世界。与挚友相逢并且要相别于此地,对一个刚刚踏上仕途的文人而言不能不感慨万千,真是情深意切。“重”字寓示诗人此行的不易,同时传达出别前作者心情的久久不能平静。“兼领寄人书”,一句带有俏皮话的成分,表明自己并非初次入京,而是多次来过多次失败过,如今又来且战且败,真是苦不堪言。

“已念此行远,不应相问疏”,在省中再三留别之后,项斯意识到此行不易,彼此间音讯难通是意料中事。同时彼此目标一致的情况下都难以成行更何况双方还有其他的主客观因素了。“不应”一词为词硬语气口出怨言却又无奈心怀做了铺垫。“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宅后依子城,面对御水。其地就在当时宣阳里附近。张籍在宣阳里居宅有二重:宅之南半部分在此时为诗人所居;宅之北半部分在此时为权贵所有。诗人此行本欲投靠这位权贵以求个一官半职,但又有种种不利因素,其中权贵对他是否接纳就很令他担忧。现在既然已经到了宣阳里并且宅后就是自己的旧居,所以对前途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要取春前到”,一方面表明诗人此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含有向权贵表示自己并非无功受禄的意思。“乘闲候起居”,是希望权贵在工作闲暇时能召见自己以便随时请教。“乘闲”二字含义颇丰:一方面说明自己并非专候权贵空闲之日才前来依附;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随时准备效劳的意思。

这首诗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感情上真率坦诚、淋漓尽致、如话诗话。同时把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坦诚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真率坦诚之美感、畅快淋漓之感;在表现上直来直去不见吞吐、不露辗转、语淡情深兼而有之直抒胸臆与委婉含蓄也得到有机的统一使人感到言外有意、味中含情韵味无穷真可谓风格淳朴而又不失自然清新感人至深。“留别张水部籍”一般不说它有何感人之处大概会认为作为留别赠诗来说只要抒发真情厚谊就可以了该诗感人之处还不仅如此对了解作者人生的道路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我行暂落拓”、只得“世味终寂寞”,偏偏就是这类豪门有令誉之上到其背后一般都会有如坐冷板凳之苦在内便注定此类机会是为那些不甘寂寞者而设的于是“要取春前到”便是一种必然了项斯以苦心孤诣换来了一个机会此行若果能如愿以偿那么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会由此而改观了。

项斯这首留别诗写得如此动人真是一曲人生的哀歌但是它的现实性却在悲歌之中表现出来它的感染力并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立体的从淳朴率真之情流露和淡之中见深意的表现方面它以平淡见真效的人生态度展示出了深刻的人情味和逸致意它在人与情的微妙结合方面是一种风格返璞归真去矫揉造作假冒伪善近情的伪人情给人和韵中的超越的人性和可变性许多作了权贵的甚至穷愁潦倒者和更为单纯的、亲近人际的是一般有点熟人与良友乃能造成幸福的意味的因素之间的纷繁错综的关系等等诸多方面它给读者一种人生之谜的启示也正是这种启示才使得此诗具有了令人难忘的艺术魅力。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译文:再次来到宫中与您相别,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