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南北朝颜延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南北朝]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原文

元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

入河起阳峡,践华因削成。

岩险去汉宇,襟卫徙吴京。

流池自化造,山关固神营。

园县极方望,邑社总地灵。

宅道炳星纬,诞曜应辰明。

睿思缠故里,巡驾币旧坰。

陟峰腾辇路,寻云抗瑶甍。

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宣游弘下济,穷远凝圣情。

岳滨有和会,祥习在卜征。

周南悲昔老,留滞感遗氓。

空食波廊肆,反税事岩耕。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在皇帝驾幸京口时所作的应制诗。京口是南朝宋的都城,蒜山是城东面的一个山峰。蒜山距京城江汉之滨,所以是皇帝可以巡幸的地方。诗人面对这一盛事,心情自然欢畅,把这作为报效朝廷的机会,把出仕看作进身之阶梯,借此吐露自己的怀抱。

首联两句是说,苍天排列如南北向的几座大星座,东边的日观峰俯视着东海波涛滚滚。这一联语带比兴,不仅点明了题中的“幸京口”“蒜山”等信息,也从仰望天象、俯视海涛中暗寓朝廷的英明伟大。这两句直接描写天上、地上的景物,展示出朝廷的权威与气势。“元天”指北辰星所拱卫的天区。首联上句实际效法,虽夸饰而无虚假。“日观”为泰山山顶东边的观日处。“临东溟”谓东望东海。这又有畏恭天颜的寓意。

颔联两句是说,到了黄河,江淮以南的人感到很突然,以为是神奇;过了华山,来到京口,登上了蒜山,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这表现了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变化。“阳峡”指下文的“华成”,这里是由实及虚。“华成”即华山。“践华”因“削成”即登高而观。“岩险”指蒜山的高峻有如峭壁险峰。“襟卫”指扼守京口这个门户。“吴京”指京口城。“流池”指自然风景,“自化造”是说山川秀美无需人工造化。“山关”即蒜山本有的山关通道。这联写江淮以南的风景及朝廷巡幸途中的山水关隘,是从侧面衬托蒜山的险要与秀美。既写出朝廷的赫赫威势,又表现出诗人对这次巡幸的喜悦心情。“方望”指四方有名的胜景,“地灵”指当地的神仙鬼怪、英雄豪杰等。“宅道”是说蒜山的位置在南北大路之旁。

颈联两句是说,皇帝的车驾巡幸经过的地方,都认为这是天神下凡造福于人间的地方,因而人们都感到很神圣。“园县”指皇帝行宫,“极方望”即建行宫以控制四方,“邑社”指当地的社稷神坛,“总地灵”即社稷神受到皇帝的统辖。古代国家祭祀为“社稷”,代表天下一切神祇接受祭祀,也就是统辖整个国家。“圣情”对“帝眷”,突出皇恩浩荡,深恩厚爱无边无际。“济”即渡过江河之意。这两句写出了皇帝巡幸的影响之大、恩泽之广。

尾联两句是说,皇帝巡幸所到之处都与百姓同乐,因为百姓得到了皇恩而感到幸福;自己虽然远离故乡,但能参加这次盛典也感到很荣幸。“岳滨”即蒜山临近的地方,“会”为聚会之意,“卜征”即预卜凶吉福祸。“旧坰(jiōng)”同“旧畿”,京城四周的郊野。这表达了诗人愿意效忠朝廷的感激之情和荣耀感。

这首诗起承转合整饬严谨,流畅自然。中间四联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前人推重颜延之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作,认为“天下才共知之”。颜诗的艺术成就确实很高。这首诗表现了颜诗的特色。

现代译文:

巍峨的天穹在北列延伸,日观峰俯瞰着东面的大海。

进入黄河起航点向阳峡进发,登上蒜山便顺着山势开凿。

险峻的山岩远离汉家宫室,襟带护卫之地迁到吴京重开。

自然河流自己化育造就美景,蒜山关固守着神奇营寨。

行宫园囿极目远望四方名望,城镇社稷统领各地神灵显要。

地理位置如星宿经纬分明光明,帝王荣耀照临天下万物昭彰。

皇上深思故里情怀车驾巡游到此,皇帝车驾驶过熟悉的山垌田垄百鸟争鸣称贺称盛!

春天江面上迅疾的波浪啊摇曳芳洲翠绿的菁英展舒华丽丝绸群动的凤儿神鱼荡跃捕捕握蹄结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