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宋李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石

《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原文

绍兴己卯武成庙,庙殿之栋三秀芝。

学官奔走暨多士,日绕百匝不暂离。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饿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为。

乐工伶伦饰金玉,拟荐清庙裁歌诗。

石时官忝博士职,岂敢立论超等夷。

曰此五行金沴木,木不曲直尝闻之。

将军鹰扬兆异气,弄兵往往忧潢池。

矧今裕民民未裕,圣虑日轸天下饥。

斯言一出自拭目,再召再逐弥岁时。

山东山西将与相,一天雨露均无私。

喜闻谋帅用乡士,乖崖以来无此奇。

目之所睹世有异,口不敢言人更知。

顷年喋血岷峨下,启此厉阶端自谁。

种芋从今我田喜,沤麻却得吾水滋。

中和薰蒸感瑞物,雪山增重阴云披。

昔人佳政喜传授,便谓子产胜子皮。

江南诸子识我语,帐下未忍骄群儿。

商山一曲似可作,出处恐笑山翁痴。

不如去学赤松子,掉舌三寸为帝师。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为好友张益州所作的赞颂诗。张益州在绍兴己卯年间,武成庙中三秀芝草,此事被李石所知,便以此为题,为张益州歌功颂德。

首段至“欲奏九重望恩幸”部分,描绘了武成庙内三秀芝草的盛况。庙殿的栋梁上,三株芝草竞相绽放,学官与士人争相观赏,围绕芝草转圈,不亦乐乎。诗人欲向皇上奏报此事,表达对张益州的感激之情,但因担心自己寒饿之苦得不到皇上的理解,而不敢轻易上奏。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对张益州的评价。在朝廷中,乐工伶人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准备为皇帝献歌献舞。而诗人李石身为博士,不敢逾越自己的职责,不敢赞一词以超过他人对张益州的赞扬。然而诗人心中明白,张益州的治理方法是有违五行相克的理论的,或许对于当时的军队也大有裨益。对于如今的民情未稳,朝廷忧心如焚。诗人的笔锋一转,便赞赏了张益州的胸怀与治理之策。诗人相信朝廷选用贤良的人去统领军队是明智的举措。诗人在这段叙述中描述了对张益州深深的敬仰与信任。

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张益州政绩的赞美,并表达了对未来政绩的期待。诗人认为芝草的出现是张益州政绩的象征,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政绩,并将这种政绩传承下去。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张益州政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与信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