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三昧泉》宋李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石

《题三昧泉》原文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籢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秋天的月光下,诗人李石游览了三昧泉,这个位于山中静谧之地,甘甜的泉水如清流般照映了他的心。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都洋溢着诗人的欢喜之情。他赞叹泉水的清冽,比镜子还要清澈,好像能够洗尽所有的痛苦与纠结。他对三昧泉有种难以言明的亲近感,就如同师徒一般的关系。这里如洗的清澈似乎给他带来一种独特的净化作用,也像是一个净化一切恩怨的大熔炉。

然后他描述自己来得虽然晚了些,无法挽救尘世的灾难,但也因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纯净和和平而心满意足。此情此景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就像拥有了一个永远不会空荡的瓢,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多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诗人坚信这蜀山中的三昧泉就如同蜀山龙一样神奇,它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化解世间的仇怨,让人们在这里得到洗礼和净化。而那些微小的细流在僧人做斋饭时也能起到清凉的作用。泉水滋润着丹穴山深处,就如同沧海一样深远广阔。人们因为干旱而怨恨老天,但在这里却仿佛能听到雷公的鞭策声。

诗人请求三昧泉的守护者——李石和尚用他的杖头搅动山川,唤起沉睡的龙,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雨水。这个场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仿佛是一个美妙的梦境。这首诗既是对三昧泉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感悟,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尘世中生活再艰难,也总会有一些地方能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译文: 山崖如同白色的乳峰,根根石根白如霜雪。金地般的泉眼如同开出的白莲蕊瓣。水面上站立着碧眼高僧,如秋月般照映清流。泉水晶莹如镜,打开来就像一面明镜。心中的恩怨如同冤鬼,如果能有如来佛的手掌轻轻洗净,那么所有的仇怨都能化解。泉水能化解七国的仇怨,化作三昧泉水救人济世。我惭愧于世俗之事纷扰心性,无暇来此体验山水之乐。但此情此景仍让我心满意足。一生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希望能在和尚斋饭时得到一些滋润,洗去口中热气。这泉水如同生命的源泉一样深邃广大,让干旱的土地得到滋润,驱散世间的困扰与不公。此时此地真希望能有神龙飞出云海滋润大地,这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李石大师拄着的禅杖头就是这样的力量源泉。

现代人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时常感到疲惫和压力,但依然可以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就像三昧泉一样,它可以洗涤心灵中的污垢和疲惫,让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李石的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环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