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眉州鹿鸣宴》宋李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石

《眉州鹿鸣宴》原文

大比周三岁,登名蜀一涯。

圣贤元佑学,父子老苏家。

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

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眉州鹿鸣宴》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眉州鹿鸣宴的盛况和参加者的喜悦心情。

首句“大比周三岁,登名蜀一涯”,描绘了考试制度对眉州的影响,经过三年的努力,蜀地的一群年轻人终于登上了名次。这里,“大比”指的是科举考试,“周三岁”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登名”指参加考试并成功获得了名次,“蜀一涯”则是说明地点和范围。

第二句“圣贤元佑学,父子老苏家”,提到参加鹿鸣宴的人们重视传统学术,苏家指宋代文学家苏氏父子,这里的“老”则表现了对苏氏父子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第三句“类省登槐市,清秋艳桂华”是描写参加者的处境和情感,“类省”即同类、相似的考场,“登槐市”是考试的成果得以进入“槐市”之类的场合;“清秋”描述环境氛围,“艳桂华”表达喜悦和期待的激情。

第四句“生平晁董业,亲策对褒嘉”则是对自己和同伴们的学术成就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有着晁董那样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考官的赞扬和肯定。

整首诗以鹿鸣宴为背景,描绘了科举制度对地方的影响,表现了人们对传统学术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获得功名人士的祝福和对他们的赞赏。虽然背景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时代气氛,但它传达出来的普遍的人类情感和精神内核在现代的人们仍然能感到强烈的共鸣。这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而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经过三年的科举准备,眉州的年轻人们齐聚一堂,名列前茅。他们秉承着圣贤之道,传承着苏氏父子的学术精神。在类似省试的考试中,他们成功登上了槐市,在这个清秋时节,他们欣喜地欣赏着桂花的艳丽。他们有着晁董那样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考官的赞扬和肯定。他们以此为荣,庆祝着自己的成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