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扇子诗》宋李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石

《扇子诗》原文

风雨楼上笛,烧春宽作程。

眉峰须小蹙,梅子弹九青。

现代文赏析、翻译

扇子诗

宋 李石

风雨楼上笛,烧春宽作程。

眉峰须小蹙,梅子弹九青。

在风雨交加的楼阁之上,吹笛的诗人神色有些黯然。这种景象更加衬托出他的苍茫之情,倒映出他对生活一种冷静、决然的态度。季节正处在乍暖还寒时,刚刚烧开的酒更显温柔和秀气。青丝如烟的眉毛显得更为峻峭。女子妆面黛青之处不正如远处的山峰一般惹人惦念?酒后浅笑的梅花倩影九青美丽而又多娇,那就用她去弹破这份深深的暮春。整首诗巧妙运用中国绘画“计白当黑”之理,动静相衬,幻觉与视觉的交替转换中显现出高远的艺术境界。

细细读来,像一部老电影的黑白无声画面在眼前展开:古典的小镇上烟雨中高楼的笛声袅袅;暖暖春意里对酒当歌;眼角的笑纹像刚酿出的美酒沁人心脾;轻轻蹙起的黛眉又像要飞起来的梅子般沉甸甸挂于枝头,而这繁复的形象画卷随着诗意如风烟过处一扫而过,又在惊鸿一瞥之间完成了自己表情达意的任务,于无言之中完成了一个鲜活灵动的自我对生命的抒写,细看来方知这淡泊之处又饱含深情。

李石的诗清新自然,犹如一幅淡墨山水画,读来别有韵味。“眉峰须小蹙”是形容女子眉形之美,犹如远峰入画,秀美异常。然而这画中的女子却蹙着眉头,仿佛有解不开的心事。此句妙在,一是妙在有画意,“眉”是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如“眉来又眼去”),借此女眉形的“蹙”字写出佳人的忧郁与敏感;二是此句中包含男子的观察与评价,在诗词中自成一格。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在彼望中构思一女子(虽说是可以假想成一位佳人),而很可能就是他自身身处风雨中的一种心境。他在独自凭楼远望时感到佳人的美貌、温情与忧愁融为一体。正是“我见犹怜”。至于如何“梅子弹九青”,似指弹奏出一首乐曲而使女子愉悦或带出了更深的东西(如愁肠),我们只能凭个人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了。不过“青”字也是需要细心玩味的:既然刚酿好的酒也是“春”,烧酒当然也含有春天的味道;再说古人的发色与衣饰都是可变之物,浅青深青又有何妨?青青的我(自指)还在为你彷徨漂泊;更何况人面如花呢!你看:她多么坚强:面对命运的不如意却能笑对人生!但在这首诗中又蕴含着淡淡的忧伤,或许正是这种淡淡的忧郁更能打动人心吧!总之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情讴歌也有对生命的深情投入。而这一切都以诗人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显得自然而深沉。同时诗人又善于在诗句中留出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更增加了诗的意味。现代译文:在风雨交加的楼阁之上,吹笛子的人神色有些黯然。笛声传出窗外随着风烟飘散,表达着苍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决然态度。季节正处在乍暖还寒时,刚刚烧开的酒更显温柔和秀气。轻轻蹙起的黛眉更显得忧郁和敏感。女子妆面黛青之处不正如远处的山峰一般惹人惦念?那就用女子浅青的笑容去弹破这春天的暮色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