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宋史弥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史弥宁

《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原文

诗名千古社陵翁,身不胜穷道不穷。

编简湛酣君有味,江山弹压我无功。

穉凉庭院梧桐雨,晚照陂墉蓼荻风。

如此秋光欠料理,故人缘底尚东蒙。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名如雷贯耳社陵翁, 身不胜穷道不穷。 简册淋漓有君味, 江山辉映我无功。 晚风凉爽吹过梧桐叶, 蓼荻摇曳在夕阳斜晖。 这等秋光应珍视, 故人缘何还在远山处。

这首诗中,史弥宁表达了他身处困顿,但精神丰盈,无所畏惧的状态。第一句“诗名千古社陵翁”,诗人表明自己的名字将永载史册,足可见其抱负之大。尽管当前他面临诸多困境,“身不胜穷”,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道义永远不会穷竭。此处透露出他不怕贫穷的坚定立场和潇洒气度。第二句通过自嘲的笔调表明尽管外力(贫穷)在攻击,内力(道德和精神追求)依然存在并越加强大,坚定不破。后两句,他寄望于朋友对自己才华的理解。“编简”代表著述,表达自己在文中的辛勤与无尽的欢喜。然而这些珍贵的诗歌生涯比不上大好江山的唤起和自己却没有做官的现实所带来的心理挫折。“君有味”“我无功”,史弥宁酸楚感叹使人不免莞然,抚卷低声问一句:你们的作知己不相欠,既然我沾吝还不在意这一切诗将残垣陋壁撰写着良景都是点滴的力量不需要鼓吹和显摆,那么何必在意我编写的简陋呢?“江山弹压我无功”,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没有为江山添彩的能力,然而这恰恰表现出他内心的豁达和自足。

最后一联中,“如此秋光欠料理”,诗人用“欠料理”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故人缘底尚东蒙”,友人为什么还隐居在东蒙呢?这似乎是对友人的疑问,但更多的是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史弥宁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既有自我内心的自足和豁达,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感激。这些都在字里行间流淌出来,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史弥宁诗篇中的一抹亮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