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史弥宁
我不能如叔子登岘首,名配此山垂不朽。又不能如少陵登吹台,酒酣怀古胸崔嵬。但见穹崖翠阜清绝处,爱此出奇不尽之诗材。邵阳城中景何好,峻屏四面森围绕。西南诸峰尤蔚然,地接衡庐青未了。天将图画开湘堧,云木罗立呈鲜妍。上有蝉聊百雉堞,下有鳞差之晴烟。人指山形似龙跃,绣谷峥嵘露头角。遐观捧出颔底珠,背负凌虚势腾踔。一爪突起扶杏冈,一爪盘踞苍雪傍。翘尾蜿蜒卷寒碧,便拟为霖苏八荒。老我跻攀兴不浅,醉吟拍拍诗瓢满。祗言此乐与人同,谁子看山能具眼。
《六亭》赏析
史弥宁笔下的六亭,是邵阳城外的群山,其风景如画,又带有几分神秘。史弥宁在诗中表示,他无法像叔子登岘首那样名垂青史,也无法像少陵登吹台,怀古抒怀。他只看到的是眼前绝美的山景,诗材无穷。他被邵阳城中的美景所吸引,峻美的山峰围绕,地接衡庐,青未了。
诗的开篇就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心态。他既不像叔子那样渴望流芳百世,也不像少陵那样借古抒怀,而是专注于眼前的山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在诗人看来,西南诸峰尤为壮观,地接衡庐,青翠欲滴,无边无际。而天空就像一幅画卷般展开,云木罗列,展示出鲜活的景象。
“上有蝉聊百雉堞,下有鳞差之晴烟。”一句中,“蝉”象征高楼,“鳞差”则是城池的代称。这里描绘了六亭周边的高楼和城池在晴空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而“下有鳞差之晴烟”则描绘了城池在晴空下烟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诗人接着描述六亭的山势,如龙跃般峻美,山峰峥嵘,头角峥嵘。山中的美景宛如珍珠般闪耀,背负凌虚,腾跃飞舞。翘起的尾部卷起寒碧,宛如一条巨龙在山间翻腾,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诗人对于六亭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这里能给他带来无尽的快乐。
史弥宁在此诗中流露出自己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用词简练,画面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史弥宁作为一个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怀。
现代译文:
我不能像叔子一样登上岘首山,留下名号配此山永久不朽。也不能像杜甫登临吹台,酒酣之时胸怀壮志吟诗。我看到的只是六亭峻美的山景和无尽的诗材,被邵阳城中峻屏般的山峰围绕。西南诸峰尤为壮观,地接衡庐青翠未了。天空展开如画卷般美丽,云木罗列展示出鲜活的景象。高楼耸立在雉堞之上,城池在晴空下烟雾缭绕。人们说山形似龙跃起,绣谷峥嵘露出头角。山中美景如珠光闪烁,一派祥瑞之气。我老来登山的兴致不浅,醉酒吟诗拍打着诗瓢充满快乐。只说这种乐事与人相同,有谁能用明亮的眼睛看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