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鞏宰送牡丹三首其一》宋姜特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姜特立

《和鞏宰送牡丹三首其一》原文

香泥筠笼远擎来,曾向河阳县里开。

堪笑杜陵何短拙,却凭萧八觅桃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代诗人姜特立的《和巩宰送牡丹三首其一》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送花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同时以自嘲的方式调侃了其他诗人无法欣赏牡丹的短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和译文:

【原文】

香泥筠笼远擎来,曾向河阳县里开。 堪笑杜陵何短拙,却凭萧八觅桃栽。

【赏析】

第一句“香泥筠笼远擎来”,诗人在诗中描绘了牡丹花从远方被小心翼翼地捧起,像托起一件珍宝般的情境,仿佛将人带入到送花仪式上那隆重而神圣的场景。这种生动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花的独特关注与珍视,体现出其审美追求。

第二句“曾向河阳县里开”是诗人以典故入诗,用“河阳县”这一地名,借指产美花的名地,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春天的气息。在这里,诗人赋予了牡丹花一种含蓄而美好的内涵,既赞叹其美丽的外貌,又表达了对牡丹生长地的向往。

第三句“堪笑杜陵何短拙”,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调侃了其他诗人无法欣赏牡丹的短处。这里的“杜陵”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他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以调侃的方式指出杜甫的短处,即无法欣赏牡丹的美。这种反讽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独特喜爱和对其他诗人无法欣赏其美的自嘲。

最后一句“却凭萧八觅桃栽”,诗人以诙谐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以萧八为媒介,请求对方帮忙寻找美味的桃子树苗。这一句不仅体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译文】

花香萦绕中,将牡丹花精致地装在筠笼中远道而来,如同它曾经在河阳县里的灿烂盛开一般引人瞩目。可笑杜甫怎么能这么笨拙迟钝呢?只有我还想着请你代为寻找珍稀的桃花树苗栽种呢。

整首诗都透露出作者对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生动的描绘和典故,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用自嘲的方式调侃了其他诗人无法欣赏牡丹的短处;最后又以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和表达方式不仅富有诗意,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