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秋暑》宋姜特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姜特立

《秋暑》原文

吾性仍忍寒,不爱秋暑闷。

既抱相如渴,复喘平叔汗。

疥疾亦相乘,爬搔扰躯干。

平生懒挥箑,况复蚊蚋乱。

忽闻隐雷声,引颈若鹅鹳。

雨意竟萧条,依然坐深爨。

安得天公仁,霜令从此换。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宋诗中,关于暑热的描写相当多见,但也多半平铺直叙,没有太多新鲜感。然而,姜特立这首《秋暑》却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它题材非常接地气,将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个性也很鲜明。从其生动逼真的描摹中可以看出他自身就是个“爱热闹”的人。他生活在田野乡间,且又是那么富于生活情趣。 炎炎夏日之下,古人所说的三伏天气确实热得叫人难受。诗中写自己本来不喜欢暑热天气,偏偏自己又患了“相如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热伤风,浑身大汗淋漓。热得难受之时,身上又生起了疥疮,瘙痒难耐,真是苦不堪言。在此情形之下,连扇子都懒得去摇,更何况还有蚊蚋之扰。蚊蚋之多,连人都不敢轻易动弹。然而诗人却善于观察和想象,他忽然发现若有隐约的雷声传来,便引颈而望,期盼着雷雨的到来。果然,“雨意竟萧条”,一直等待着的雨终于来了。然而这雨下得那么小,几乎不能改变暑气逼人的现状。最后诗人发出了热得要命、盼得要命、无可奈何的呼喊:安得天公仁,霜令从此换!

这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格调清新明快,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对平凡生活中的苦与乐的乐观态度。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