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唐皇甫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原文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

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现代文赏析、翻译

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下面是我对此诗的赏析和现代文译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诗: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

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赏析:

首联“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描绘了韦山人即将归隐山中,他的弟子们出山迎接的场景。这里“逸人”是对韦山人这样的隐士的尊称,而“弟子出山迎”则生动地表达了韦山人对师父的敬重和期待。

颔联“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进一步描绘了韦山人的人物形象。他虽然服用药物以保持容颜不老,但内心深处却是对书籍的痴迷,这表现出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品格。

颈联“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描绘了韦山人隐居的生活状态。他住在简陋的柴门里,度过了无数岁月,但他的藜杖却曾见过了公卿。这不仅表现了韦山人的淡泊名利,也暗示了他的才学和地位。

尾联“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诗人鼓励韦山人将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思想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这表达了诗人对韦山人的敬仰和期待,也体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认同。

译文:

韦山人即将踏上归隐之路,他的弟子们出山迎接。他虽然服食药物以保持容颜不老,但对书籍的痴迷却已成癖。他住在简陋的柴门里,度过了无数岁月,但曾见过公卿。我期待他能将隐居生活和思想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届时他的名字将在儒林传中留有一席之地。

以上就是我对此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