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卜算子·婆娑月里枝》宋杨无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无咎

《卜算子·婆娑月里枝》原文

婆娑月里枝,隐约空中露。拟访嫦娥高处看,一夜心生羽。

仙种落人间,群艳难俦侣。恼乱骚人有底香,欲赋无奇语。

现代文赏析、翻译

卜算子·婆娑月里枝

婆娑月里枝,隐约空中露。

拟访嫦娥高处看,一夜心生羽。

仙种落人间,群艳难俦侣。

自笑骚人惯弄他,欲赋无奇句。

这是咏桂花的词,但借此调抒发了作者的爱花、赏花、咏花的情感。全词写得颇有韵味:首句“婆娑月里枝”给人以桂树枝叶繁茂之感。“婆娑”二字不仅描绘了月中桂树的形态,而且渲染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光。“隐约空中露”一句进一步写月下之桂树,其花密而少,宛若缀着晶莹露珠的枝条,其影则随着月色和云影的移转,或隐或现。虽不直接刻画花,但能见出花之隐约朦胧。

上片煞拍“ 拟访嫦娥高处看, 一夜心生羽”,用“拟访”表明词人想登上高处,一睹为快的心情。“嫦娥”三句说赏桂可以“心生羽”,借用“嫦娥奔月”的故事作比,说明桂树和月宫的美好引人无限向往,以希望自己得道成仙的心情作结。 下片借桂花抒怀,“仙种落人间”化用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群艳难俦侣”即赞桂花之美无与伦比,并又自笑把众花当伴侣却错了对象。“恼乱”三句用自嘲的口吻说爱赏桂花而缺乏才华而无法吟咏。但结果却是:流连玩赏之余,为之倾倒的“骚人”倒不少,只是可惜无佳句来表现罢了。

词人热爱桂花、欣赏桂花,并把桂花的形象人格化,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表现上词人运用了寓意、拟人、夸张、烘托等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可感,因而通俗晓畅。所以李佳《左庵词话》认为这首咏桂词可传出俗人口中而不失其妙。其实不仅写桂花的词可以这样,其许多咏物的诗和文都是值得一读的。以上是我这首词的赏析,仅供参考,还有疑惑再共同探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