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宋张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镃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原文

每到山堂懒作诗,今朝诗兴觉偏宜。

层林飒还阴填户,乱石巃嵷翠绕池。

猛欲近前闻紫燕,忽听高处啭黄鹂。

风铃不必檐间语,境界非凡我熟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现代文语境下,我们重新解读这首诗,感受诗人在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时的情感变化。

每到山堂懒作诗,今朝诗兴却偏宜。这是诗人张镃在春分后一天在山堂闲坐时的心情写照。他的心中并不总是诗情涌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让他的情绪倾向于平静与放松。但是,春天的到来唤醒了他的情感,诗的灵感犹如被春天唤醒的小鸟,不禁使他兴致盎然。

层林飒飒的景象在他的眼前填满了门户,乱石堆中翠绿的色彩环绕着池塘。这是他对山堂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他用飒飒的树叶声和翠绿的石景来形容春日的生机勃勃,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诗人心中忽然萌发出想要走近那些紫燕,听听它们在说什么;又想登上高处,听听黄鹂的鸣啭。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鸟儿们的歌声中,似乎感受到了它们的快乐和自由。这不仅是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是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加自由、轻松的愿望。

他不再满足于在山堂中欣赏自然的景色,而是渴望能够真正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呼吸。他并不需要山堂前的风铃发出声音来表达他的情感,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有了足够的表达,那就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张镃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的体现。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从山堂的角度出发,以诗人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去感受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