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谭德春见寄》宋张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镃

《次韵谭德春见寄》原文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

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

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

一轩煨芋方题榜,进过松扉慰我慵。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谭德春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端的公宜语个中”直接引出了主旨,“公”为别号。“端公”本是晚唐诗人张署对自己命字用法的引用和传承。言说到底公特别宜于深探诗中幽微之理。就仿佛大家坐在山顶观云起云落看透了自然的妙处。“个中”即是诗人日夜修炼琢磨之地。“对山萦碧照清冬”,这是一个冬天寒冷的时候,张镃把自己的创作与友人的争论印在谭德春所在的那座山上那方清澈如碧的水面上,可以反照出来的中视物镜,“清冬”形象写出了这时的情景,又与“个中”呼应。

“鹤毛雨渍苔钱古”,用雨后的飞鹤羽毛,湿漉漉的贴着苔藓藓钱即“藓钱”,形象描绘了山石上被雨水湿透的苔藓。这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痕迹,更是岁月静好的见证。“蚁穴风堆橡斗重”,诗人用微妙的手法,将微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描绘得形象而具体。“蚁穴”是以“小见大”的手法,“橡斗”指的是代吃食的地方,“重”一词渲染出恬静的社会气息和作者的沉思氛围。

接下来一句“已乏尖新陪世话”采用反义衬托手法。“世话”即是俗人一般的聊天。“尖新”与“陪世话”相反,意为新奇、别致、有趣的话。“乏尖新”是说已经没有什么新奇有趣的话可以用来陪伴俗人聊天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雅之趣的追求。

最后一句“断无阔匾拆书封”诗人通过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感情。“一轩”暗喻诗人自身的清雅世界。“煨芋方题榜”,这个“榜”既是匾额也是门额。这便是下句的“松扉”。“进过松扉慰我慵”既是诗人的自况,也是对友人的邀请:你来吧,来我的世界吧,这里可以温暖你的身心,慰藉你的疲惫。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山景、微观世界、人类社会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清雅之趣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富有深刻的人文思考。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这冬日里,我似乎与自然更深切地交流,感受它的寂静和深邃。那些被雨水湿透的苔藓和蚂蚁的洞穴,仿佛都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我已不再追求那些尖酸刻薄的新奇之语,来陪伴世俗的聊天。现在的我,只想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着炉火旁的温暖,思考着生活的意义。而你的到来,将是我这个冬日里最大的安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