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张镃
去日不可再,来日焉可虚。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黄河几曾清,白发莫旋乌。
全福贵安然,真乐难强图。
朴直自许我,才能不如渠。
已盟方寸心,免苦六尺躯。
登台值明时,击壤容匹夫。
轻车历野寺,小船泛晴湖。
金鲫池内观,白猿洞前呼。
孤山未学林,长堤且怀苏。
珍实不满器,醇醪只携壶。
更带两耳铛,旋煮四腮鱼。
意均饱暖适,迹或升沉殊。
达人旷大观,万象归一途。
凡鼎鸡变化,佛性狗有无。
快答此话头,拟议计即疎。
现代文译文:
过去的时光无法重来,未来的日子也不能空置。只有等到万事都充足,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黄河何时能变清,白发又怎能逆转。全福贵在安然自得,真正的快乐难以勉强追求。我自认为直率,才能却不如别人。内心已有了盟约,就不必再苦苦折磨身体。
遇上好时机登上舞台,哪怕是个普通百姓也快乐。轻车经过野外的寺庙,小船泛游晴朗的湖泊。在金鲫鱼池中观赏,在白猿洞前听到呼声。孤山未学林下风雅,长堤怀念的是苏东坡。珍奇的果实尚不盈满,只带着酒壶。再带上两个耳铛,现煮四腮鱼。心意满足,温暖适意,或许会有不同的经历,达人应该开阔眼界,万物皆归于一途。像鼎中的鸡能变化,佛性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要痛快地回答这些问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理屈词穷。
赏析:
这首诗是张镃自嘲及人生观的表达。“全福贵安然”表现出作者淡定的人生观。“达人旷大观”又显示出生不满足的内心。用明镜去看世间万象,虽不同但却皆是美好,用世间百态反观自我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本质,可以看出诗人在心境上有一个渐进的提升与觉悟。此诗中既有自嘲又有对人生的感悟,语言平实质朴但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