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张镃
纷华尝遍气豪粗,未到衰年一点无。
行幛不施机上锦,坐龛只葺水中蒲。
斜斜策杖随椶屨,寂寂闻香对瓦炉。
若昧那伽常在定,结跏徒费钝工夫。
蒲龛
宋 张镃
纷华尝遍气豪粗,未到衰年一点无。
行幛不施机上锦,坐龛只葺水中蒲。
斜斜策杖随蒲履,寂寂闻香对瓦炉。
若昧那伽常在定,结跏趺坐谩工夫。
在华丽的物质生活中,曾经豪放的性情浮躁的心性,已经一点也没有了。这说明了诗人从繁华的生活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进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未到衰年一点无”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如此的难得,以至于诗人不施帷幔,只是安坐蒲团,面对佛龛,静心修行。这种修行是如此的闲散淡泊,以至于不修庄重的仪表,只是随意的木杖和蒲鞋,即可以随着佛的香气静静听受佛的教诲。然而这就是诗人修行的最高境界了,佛禅的味道也很浓烈了。“结跏趺坐”被佛家视为“正定”,认为一切杂念都不起作用。尽管结跏趺坐是很费劲的,但诗人认为它是徒劳而无用的了。这表明诗人已经悟出了“万事皆空”的道理,把一切名利都看得很淡薄了。
这首诗写诗人的心境,表现了他对佛禅的领悟程度。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换句话说也即在看穿了世界万物皆空的心灵尘浊之下所能悟得、创造的另一境界:去修饰粉饰之想而处之以朴拙之态取静安闲者心向往之之道的一种净化之象而已。。最终踏进自我皆定的彼岸世界的领城从而无忧而不识不知成就的大寂定无思维情患惟敛伏这独特的意境中诗人用诗的语言将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淡泊而深远,充满了超脱尘世的佛家哲理。诗人用诗的语言将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诗与禅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