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偈颂三十八首其一》宋释如净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如净

《偈颂三十八首其一》原文

至人垂化无生死,示现阎浮有去来。

刹刹尘尘成正觉,黄金宝殿玉楼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至人垂化无生死,示现阎浮有去来。刹刹尘尘成正觉,黄金宝殿玉楼台。”的赏析,可以用以下文字作为参考,来进行创作:

“至人”,是对超凡入圣之人的称谓。他们垂化而去,无生死之别,他们的存在,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空间的概念,他们的精神与智慧,如同永恒的星辰,照耀着世间。释如净在此描绘了至人的离去与归来,他们并未消失在生死的轮回之中,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示现于世间,展现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和慈悲。

“示现阎浮有去来”,阎浮是印度古代的佛教用语,意为人间。在这里,释如净用此表达至人虽然超越了生死,但并未离开人间,他们的智慧和慈悲依然在世间流淌。他们以示现的方式,显现于世间的各个角落,给世人带来启示和教化。

“刹刹尘尘成正觉”,刹是佛教中的佛国,尘是微尘,意指世间万物。释如净在此描绘了至人在世间各个角落示现,如同微尘般遍布世间,他们以此成就了正觉,即对真理的觉悟和理解。

“黄金宝殿玉楼台”,这是对至人示现的场所的描绘,黄金宝殿和玉楼台,象征着至人的慈悲和智慧如同黄金般宝贵,如同玉般高洁。这是一种对至人慈悲和智慧的赞美,也是对世人的一种启示:即使在生死轮回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至人的存在和慈悲。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表达了释如净对生死、轮回、慈悲和智慧的理解和赞美。他用至人垂化的意象,展示了超越生死的智慧和慈悲,启示世人超越生死,达到正觉。

至于现代文译文,可以参考如下描述:

“超凡之人虽无生死之隔,却在世间示现。他们的智慧与慈悲无处不在,如同星光点点照亮世间。无论何处,微尘般的世界都是他们的佛国,刹那间成就正觉。他们的宝殿玉楼台象征着无比珍贵与高洁,是对世人的一种启示:即使在生死轮回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与慈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