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独不见》唐李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白

《独不见》原文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现代文赏析、翻译

《独不见》现代文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关将士与闺中思妇的双重孤独。开篇以"白马少年"与"黄龙戍卒"的形象对照,暗示着青春与战场的残酷碰撞。"天山积雪"的意象直指征途艰险,而"春兰忽变秋草"的急转更显时光飞逝、相聚无期。

中段"莎鸡鸣叫"与"寒风摧棕"的听觉描写,配合"月光照入霜闺"的视觉画面,构建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思念空间。最动人的是那株见证离别的桃树——当年分别时栽下的树苗已长成百尺高树,花开花落间,等待的人却始终未归。结尾"终然独不见"的绝望与"泪落自知"的孤寂,将守候的苦涩推至顶点。

全诗通过时空跳跃的叙事(从边塞到闺阁,从栽桃到枯枝),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情感的摧残。那株桃树既是爱情的见证,更是生命被战争荒废的象征,在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中,耗尽了多少人的青春与期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