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 陈孚
万里天东北,西风独杖藜。
雁声秋带魏,树色晓浮齐。
野阔青烟淡,天空白日低。
人家在何处,隐隐野狐啼。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陈孚的《献州》诗是一首典型的以景传情的作品。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秋献州的图画。全诗寓情于景,通过辽阔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飘泊无依的感慨。
首联“万里天东北,西风独杖藜”,写诗人在遥远的北方,身处东北角,孤独地面对西风。这是一个典型的环境描绘,寓示了诗人的孤独和飘零。西风象征着萧瑟的季节和人生的暮年,而杖藜则表示诗人需要倚杖才能行走,身体已不再年轻。
颔联“雁声秋带魏,树色晓浮齐”,继续描绘了献州的深秋景象。秋天的雁鸣声带着魏地的音调,树色在清晨的阳光下笼罩着齐地。这一联写出了献州的秋色特点,同时传达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颈联“野阔青烟淡,天空白日低”,写出了诗人在广袤的原野上看到的景象,远处烟雾袅袅,近处白日照耀下的大地显得更加宁静。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开阔、静谧的气氛,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尾联“人家在何处,隐隐野狐啼”,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疑惑和焦虑。他在广袤的原野上寻找着人烟,但不知道人烟在哪里,只能听到隐约的野狐叫声。这既是对人烟稀少的献州的感叹,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他在哪里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整首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命运的困惑。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命运的不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