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谢应芳
吴地方千里,齐民总荷戈。
人生无可奈,天运竟如何。
米市黄金贱,沙场白骨多。
故山时一望,老眼泪县河。
吴下咏怀(八首)
谢应芳
吴地方千里,齐民总荷戈。 人生无可奈,天运竟如何。 米市黄金贱,沙场白骨多。 故山时一望,老眼泪县河。
赏析:
这是一组忧国忧民的诗篇。作者在诗中表达了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国家危在旦夕,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心情。每一首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动荡时代的黑暗面貌,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第一首,描述吴地千里沃土,丰饶的土地却养育了大量参战的男人而变成了厮杀的战场,因此土地真正的主人——“齐民”,并无福消受这一片黄州土地——粮好不打自扰竟是为了异族的杀戮(“齐民总荷戈”)。“人生无可奈”,是无可奈何的叹息,也是作者的心声。面对动荡的时局和战乱的现实,他感到困惑和无奈。“天运竟如何”,更是无可奈何之叹。作者认为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天运”,即天意,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因此他只能以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
第二首则具体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因为战争而荒年,粮食变得非常便宜——“米市黄金贱”。但这并非意味着太平盛世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而是以饥饿和死亡威胁着人们。“沙场白骨多”,说的是战争的另一面,战死疆场的白骨累累。这一句把战争的残酷性具体化了。它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士兵死于非命,而他们的妻子儿女无依无靠,流离失所。这正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生动写照。最后一句“故山时一望”,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家乡的景象只能使他老泪纵横。“一望”二字饱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和无尽的悲痛。
现代译文:
吴地千里沃土养育百姓,他们扛着武器在田间劳作。人生在世无奈何啊!天意运转,百姓怎么能够左右呢?在米市上黄金贱如草芥,战场上白骨累累无处找。我时常眺望故乡的山河,不禁老泪纵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