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强至
国初以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当时奏使便宜敕,不与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载,奸宄销伏谁之功。
因循至此渐抏敝,有未晓者时相攻。
鞭笞小罪亦检察,不许略出常科中。
下民知之颇不惧,州县往往藏群凶。
侧身敛足未动者,实以累朝恩泽隆。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久著民情通。
众心欢然耻犯法,捄药浮薄归醇醲。
尽将约束付僚吏,兴起学校还文翁。
二年美化极沾洽,远近循服如偃风。
上将归公问谁代,当使间作如笙镛。
遂求元老得青社,其人廊庙之宗工。
往年镇抚有异绩,大旆再来遣于东。
公今与之合符去,到必奉诏参夔龙。
大资旧德固无虑,剖判自出其心胸。
所忧厥后嗣之者,忠定良法还如空。
养顽活狡作渊薮,不免剪殄烦兴戎。
蒙之愤懑久填臆,言贱不得通九重。
颂公上殿起居罢,第一用此闻宸聪。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的现代文译文:
在宋朝初年治理蜀地的官员,他们的举措都源自张乖崖。当时奏请使地方官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便宜行事,不与天下州府相同。这个制度已经实行了八十多年,那些奸诈之徒销声匿迹,这是谁的功劳呢?因循守旧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有不明白的人时时攻击。小错误也加以惩治,不允许稍微超出常规。老百姓知道这些以后,不害怕处罚,州县往往窝藏罪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动作,是因为几朝的恩泽深厚。
您来到蜀地时蜀地人民很高兴,您仁爱之德早已著于民心。大家心悦诚服地不愿触犯法律,想通过改变自己来报答您的恩泽。您将规章制度交给僚属去执行,兴办学校仿效文翁。两年来教育之风极为兴盛,远近之人安然效法。朝廷将要调走您时,朝廷会派一位能臣来代替您。这个人会是元老级重臣。他当年镇抚有奇绩,大旗再来指明方向。您现在与他同行离开,一定遵照诏命参与国家的谋划。
大资和有功之臣去治理地方不会有太多担忧,凭自己的才德治理能胸有成竹。所担忧的是继承者不能很好执行,使您的良法得到贯彻。滋生奸顽之徒狡猾之辈成为鱼鳖鱼虾的聚集地,不能免去剪除之烦劳。我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懑之情难以倾诉,言论卑贱不能传达给至尊。颂扬您上殿陈述国事退朝后,第一条用此来禀明圣上。
好的,以上就是我针对强至《送知府吴龙图》这首诗所作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