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春》宋强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强至

《立春》原文

残腊新春判此朝,斗寒犹未动寅杓。

白催晓色融冰片,绿转风光入柳条。

丝菜落盘随玉手,镂花垂胜压金翘。

六年不见江梅影,长觉归心似旆摇。

现代文赏析、翻译

强至《立春》赏析

这是描绘立春的一首诗,作者是宋代诗人强至。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立春时节的一些典型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残腊新春判此朝”,描绘的是立春这个节气,残腊即将过去,新春即将到来,时间的变化非常明显。同时,“判此朝”也暗示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是如此的迅速和果断,给人一种新的希望和期待。

“斗寒犹未动寅杓”,次句“斗寒犹未动寅杓”描绘的是天气仍然寒冷,即使春天即将到来,寒意仍未消减。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冬天寒冷的记忆和不舍,同时也为春天的到来做铺垫。

“白催晓色融冰片,绿转风光入柳条”,三、四句描绘了立春的景色。“白催”和“绿转”都是生动的描绘,突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机。“融冰片”和“入柳条”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冰雪融化,柳树发芽,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丝菜落盘随玉手,镂花垂胜压金翘”,五、六句描绘的是立春的一些习俗,如品尝新春的蔬菜,以及妇女们头上的装饰。“丝菜落盘”描述的是新春蔬菜的美味,“镂花垂胜”则描绘了妇女的装饰,既展示了生活的细节,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六年不见江梅影,长觉归心似旆摇”,七、八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六年不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江梅影”则象征着故乡和家乡的风景。诗人因为立春的到来而感到归心似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立春这个节气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给人一种清新、生动的感觉。诗人通过对季节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至于诗的译文,我只能说尽量努力尝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翻译需要非常强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我可能无法做到完美。但我将尽力而为:

立春日,冬日的残痕逐渐褪去,新一年的春天就要来临。尽管寒意尚存,但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清晨的曙光中,冰片在阳光下慢慢融化,春风轻轻拂过,柳枝渐渐染上了新绿。妇女们开始制作春天的蔬菜,新鲜的丝菜落盘,香气四溢。她们头上的镂花垂饰压着金箔制成的翘头,美丽动人。六年未见家乡的梅花影,心中归乡的思绪如同飘摇的旗帜。这就是我对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