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强至
羲和驱日昼如燔,万里焦原草木乾。
旱雨骤晴还作热,炎风寡势岂成寒。
渴思沆瀣朝餐美,坐想凌兢迹到难。
汗浃肌肤空秉箑,浪将霜雪拟轻纨。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强至的这首七律《次韵邱秘校苦热》,以夏日炎热为主题,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酷热难耐的感受,同时也对天气变化进行了预测,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首联“羲和驱日昼如燔,万里焦原草木乾。”中,诗人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将太阳神羲和比作驱赶日头的神火官,形容天气酷热如同焚烧一般。这一比喻形象生动,表达了天气的炽热程度。同时,“万里焦原草木乾”则描绘了炎热天气下,原野上草木枯干的景象,进一步突显了天气的极端恶劣。
颔联“旱雨骤晴还作热,炎风寡势岂成寒。”诗人描述了刚刚经历旱雨交加的天气变化后,天气又迅速转热,风力不足使得酷热无法减退,表现出气候的多变和恶劣。
颈联“渴思沆瀣朝餐美,坐想凌兢迹到难。”描绘了诗人因酷热难耐,对清凉的水晶瀣气的渴求,以及对凉爽环境的向往。然而,“坐想凌兢迹到难”一句则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清凉环境的到来变得遥不可及。
尾联“汗浃肌肤空秉箑,浪将霜雪拟轻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手持扇子但仍然汗流浃背的感受,并幻想将酷热比作严寒,渴望凉爽。这两句将诗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渴求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的生动描绘和心理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而敏感的感受力。同时,诗人借助于古代神话传说和气候变化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