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故明静师支离堂》宋强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强至

《经故明静师支离堂》原文

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

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

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

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强至的这首诗是凭吊故去老师,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他在描述故去老师讲学的情景时,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师生的教学活动。这位老师就是以理学思想从事教学活动,又精通经学研究,他对“支离学”的教学并不完善,老师的住所里面也还没有放置大型的家具。这位老师是贫寒的,从以前的情况看就很贫寒。那时的人们穿着官服,穿着便鞋,就连普通的百姓也只能围坐地毯上聊天,现在已经找不到当时那样的景象了。几案已经摆满书卷,依旧孤独凄清的样子。过去老师的弟子用笔记下老师谈话的精义,现在老师的声名如同夜晚凉风吹过的清凉一样要传给后代的弟子。十年来我不断地四处游宦,重游旧社稷故居时才知道已经人去屋空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是难于控制的激动,只能在祭拜之后流泪痛哭起来。

第一句:“支公昔讲支离学”,“支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完备的东西,诗中用来描绘故去老师的学问传授的不完善性,然而它更强调的是故去老师从事的是理学思想的传教活动。这一句描绘出当时讲学的情景和老师的学问。

第二句:“堂上无容坐客毡”,描述了老师讲学的场所,“无容坐客毡”说明了场所的简陋和不完善,这也反映出当时讲学的条件并不理想。

第三句:“往日衣冠今尚否”,是对过去繁华景象的回忆和感慨,“今尚否”表达出的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无奈。

第四句:“经春几席自萧然”,进一步描绘了讲学的环境,“自萧然”则表达出环境的冷清和寂寥。

第五句:“谈间精义门人记”,描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谈间精义”是对老师学问传授精微深奥的描绘,“门人记”则说明了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

第六句:“身后清风嗣子传”,描绘了老师的声名和影响,“清风嗣子”是对老师学问传承的赞美,“嗣子”是指继承者,也就是后来学习老师学问的学生。

最后两句:“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描述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纪宦游”说明作者在游宦生涯中多次回到旧社稷故居,“空将感涕”表达出作者对故去老师的怀念之情和无法再见的遗憾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去老师的描述和作者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和对当时讲学环境的感慨之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