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宿慧安院》宋强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强至

《宿慧安院》原文

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

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

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宿慧安院

强至

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

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

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这是作者在山间小庙借宿时写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作者住宿小庙时的所感所思。诗的首联就点明了由驿道入山直至山间的宿处。一开始,“ 积淖”(泥泞)“ 行路”即暗示着跋涉的劳累。“ 解鞍” 欣“ 曲肱 ”及“ 中宵 ”这一类的字 词也在暗点行程的疲劳和归处的小 。这样的布置显得自然而随 性 。三联与前后两联都是通工畅摄,上下相应。尽管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是在描写环境的恶劣,但从整联看却透露出“ 久在樊笼里 , 今日得返顾” 的欣喜;虽然小屋敝陋,细灯青微,却有了夜间来陪伴的小鼠;屋里没有定僧;一切都已超脱尘世纷扰,自然也就可以洗去胸中的郁结,使烦恼一时得以清净了。作者借宿在山寺中的温馨之感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透出纸面。整首诗在表达作者的情感方面采用了多种手法,如通过描写细雨、饥鼠等景物来烘托和渲染心情,通过动静相映的手法来表现环境的静谧和人心之 宁静。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摆脱尘世束缚的欣喜之情。

青山翠竹间,一座古朴典雅的山间庙宇——慧安院,是诗人疲倦旅途中的温馨小驿站。诗人夜晚宿于此,面对风雨,思及尘世烦扰,欣然顿悟,抚琴弄弦一曲高山流水,借此洗涤身心。此刻诗人的内心如明镜般澄澈,物我两忘,仿佛又回到了那久违的自由天地。于是诗人在琴曲中融入了自己对山水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淡雅而含蓄,虽是写景状物,却并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与繁复的修饰,而以平淡质朴见长。诗人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译文:

多雨泥泞的道路使人厌烦,解下马鞍欣喜地枕着胳膊睡觉。大风穿过破旧的屋子,细雨打湿了青荧的灯光。夜鼠在不停地吵闹,静观空房哪里还有定时的僧人?半夜摆脱世间的纷扰,心如置身山水之中一样舒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