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对雪六首其一》宋强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强至

《对雪六首其一》原文

草树惊全失,山河望转非。

片时藏地险,底处极天围。

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

乘风还有意,故去点人衣。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首句以“草树惊”始,是积雪覆盖一切的形象体现。在广袤的大地上,一时之间,一切都为白雪所覆盖,没有了青草,也没有了树木;放眼四望,山河的形象也随着白雪的覆盖而改变,往日的壮丽、鲜明、清秀,在雪中都不复存在。这一切都是在“惊”字中表现出来的。这一句写得情景交融。一个“惊”字感到突如其来,“雪覆千峰变絮柔”,“惊”含有意外之意。当然,“惊”只是暂时的情绪。随即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情景面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了:“藏地片时不为奇”(写奇,侧面着笔)。他眼中的白雪也不只是一般的风雪了,而是带有神奇色彩的瑞雪了。它能够改变山河的形态;在它的覆盖下,山河变得扑朔迷离,若隐若现。这便是“底处极天围”的用意所在。一个“底”字又表现出了诗人的童心未泯,对山河的描绘充满了儿童般的稚气。

雪景是宜人的: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变成了许多神奇的形态和景象,增添了丰富的想象。同时,这千峰被雪所藏之景又为下文的“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的描写做好了铺垫,而且诗人把这种变化表现得十分生动活泼。这些描写又都是为“乘风点人衣”作烘托的。它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从全诗来看,诗人将他对雪景的描写与故乡的山水结合起来,从一种更加广大的自然景象中找回了自我,从一片片如絮飞舞的雪花中寻觅到了自己的欢欣与快意。

诗人的这种心情在他的另一首《咏雪》诗中表达得更为充分:“马毛未上披肩轻,面衣初著成冰丝。前村后垄互照见,千崖万壑皆琼枝。”二诗相较而言,此诗在描写手法上更为细腻一些:“马毛未上披肩轻”一句也别具一格。“轻相逐”和“急自飞”也都饶有兴味。但是,“乘风点人衣”的描写在另一些诗中也能见到。在诗人笔下,自然与自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大雪似乎也有了人的情感和意识,它在风中飞舞着、变化着、欢乐着,有时甚至似乎要给人们带来什么——诗人也确实将它的这种“乘风有意”赋予了一种意象性的说明:“故去点人衣”。在这一句中,似乎能隐约地感到诗人在通过自然景物表现自我。这也就是宋代杨万里所说的“扫地才收无地物,望人空惹有情人”的意思了。

总之,这首诗把冬日的雪景描绘得形象生动、活泼可爱,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同时又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故乡山水的一种深挚的感情和美好的回忆。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