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宋舒岳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舒岳祥

《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原文

莫笑斯楼小,因高势自尊。

江山图万井,烟树点千村。

斫却月中桂,烹他海上鲲。

乘槎八月半,与子探河源。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

莫笑斯楼小,因高势自尊。 江山图万井,烟树点千村。 斫却月中桂,烹他海上鲲。 乘槎八月半,与子探河源。

舒岳祥在永康居住的楼房虽小,但因地势高,可以远望,所以登楼小酌,也自有一番乐趣。首句即由此点出。第二句原意似描绘楼的高峻,赞其高峻则势自尊伟,实有居高临下之感。作者起笔即告诉友人此楼之美,而且是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因高”二句看似平平叙来,却明白如话,真切亲切,绝非他人所能道出。“万井”、“千村”是楼台纵目所极处,等同一幅江山图卷。而烟树、月中桂都是极可赏玩的景物。在这里,“万井”、“千村”的烟树点染,不仅极写景物的层次丰富,而且能启发人的联想。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诗句:“斫却月中桂”,可以摘食东海的大鱼;“烹他海上鲲”,可以吃到奇异的水族。“乘槎八月半”,于是与友人一起乘坐竹筏去探寻河流的源头了。

全诗以“小酌”为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物态的深深喜爱。

这首诗题中虽有“小酌”,但诗中没有一般化及陋室小酌之类的语言,重笔突出了兴奋与遨游之感。“八月半,乘槎半夜到天宫”。言小楼似乎给了诗人们充分的遐思幻想的机会和舞台他们可以去与吴质采玄鹿、于良史观嵩岳、赴梁邹(鲁)瞻祠偃树取快不已其中一部分个体以似可以推而广之由居人析理推测及彼时徜徉楼头不复还时浮想联翩别是一番新的天地人生毕竟如游程空乘汉槎倏忽进入海客阔谈流利的太空尽管风生笑颊、色起座间月傍云从而衣带渐宽而不得成句的了如今他们在与山甫登楼小酌、天马行空般地纵目驰怀、无拘无束地谈笑风生之间竟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而壮志以飞了!

这首诗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它一扫旧题那种“浮响浅奏”的积习而代之以飞腾的激情和涌动的思力。诗中“万井”、“千村”的描绘和“他”、“乘”的呼告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诗人晚年也并未衰退而是始终不衰。在另一首《中秋夜怀》诗中他曾满怀激情地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欲高飞追落日,我求直上跻重霄。”“挽我却颓危……与儿讲文献有志焉。”作者年虽过花甲仍然一心想去追求不息的时代,怀着平生雄心去振奋未来人生就应为能向前发展的时代推波助澜而后欣然登上秋天的楼头他正是“一月爱作几回醉”的性情中人!

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它明朗、活泼、欢快的风格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中秋之夜登楼观月尽管只是个人小事但它也能带来欢乐与美的享受;同时登楼远眺视野开阔更可激发人的志气;至于中秋佳节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互敬互让的一幕幕场面那将为我们的生活留下不少美的和具有永久价值的诗篇“众人感他人情——这是一个广义的社会机制团聚亲友’赴筵驱坐驷”.博古赠蓬篱 《豆区永县阡堂百观通轩堂》)好像随着每一遇时闰恰守.宽时代更多青春气息.它为人们所共有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温暖与欢愉.而这种团聚和欢愉又正是诗人所深切向往的它给诗人的心灵带来了滋润和慰藉它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应该珍视和倡导的.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