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舒岳祥
四教堂前百岁梅,北方豪杰为渠来。
清癯自许根封雪,劲峭何妨骨锁苔。
影里青衿饱弦诵,花前玉节照杓魁。
林逋只向孤山种,不及文宣庙里栽。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古梅
宋 舒岳祥
四教堂前百岁梅,北方豪杰为渠来。 清癯自许根封雪,劲峭何妨骨锁苔。 影里青衿饱弦诵,花前玉节照櫳楣。 林逋只向孤山种,不及文宣庙里栽。
诗是和韵奉和舒致远的按察使咏县学古梅之作。古梅,即指学宫(县学)中的古梅,年代很久了,约在八百年以上。据传唐时就有此梅,数百年后仍能枝繁叶茂,已属罕见,而此梅恰恰生长在学宫大成殿的左首(东)之“四圣祠”(又为明伦堂、司训馆),它的气势那可就不小,所据祠前尚有一大坪左右、纵深一百余米的空间。“百岁梅”现在虽是高矮不等,曲直不一,更是老的怪俊,只不过香闻四溢罢了。“枝间岂无列宿春”也就是“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了。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此梅能与“文宣庙”中的孔子牌位相映衬,它也就成为文昌府中的一宝了。
此诗开头即不凡。诗人将古梅比作“北方豪杰”,这个比拟极高极新,也是深具鼓舞力量的一比。象征中华民族傲骨凌霄,襟怀鉴空;前辈儒家的好汉精神——吃苦耐劳、奋斗图强,对于子孙的影响深远、广阔,“功名儿孙自有才”(康对山《夜行船·载金钱》曲),并不是只要买醉红楼!当今时代又是怎样的时代呢?这是很明白的。因此这“北方豪杰”之赞誉实非溢美之词。接下来二句则紧扣“古梅”着笔。虽是老树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虽然老干苍劲,却骨节粗峭凌厉。诗人自谓“清癯”(清瘦),自许“根封雪”(根扎冰雪)的傲骨精神;而“骨锁苔”则比拟古梅盘根错节、坚硬结实、苔藓难生的顽强气势。这也就是“百战筋骨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另一面写照。“文宣庙里栽”,总括其千古长青的风貌:“饱弦诵”“照清夜”,以象征孔子圣人的弦歌不绝,“花”承“古梅”,“古”照“今”,息息相关、照应严密、天衣无缝。“青衿”(旧时读书人着青衣)点明莘莘学子、弦歌不断的文昌庙(学宫)的盛况;“玉节”(玉制的符节)则以山光凝雪的壮丽景色渲染出一种高洁不俗的意境。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拟人、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等手法,通过塑造古梅内秀外逸的形象,歌颂了它高远峻拔、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在内容上寓意深邃、哲理丰厚;在形式上则对仗工整自然、浑然一体、声韵流美、好读好记。诗的风格十分接近当代大诗人臧克家的风采。因而此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堪称上乘之作。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