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幽鸟珍毛羽,流泉响磬琴。此中多乐事,客至亦能吟。
夏日山居好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
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
幽鸟珍毛羽,流泉响佩琳。
此中多乐事,客至亦能吟。
译文:夏日的山中很清静,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喜爱享受的事情。院中摆放着藤制的床榻,静静的欣赏着月光从树缝中撒落下来的影子。
池荷之心随着微风起伏,每当晚上看去仿佛万顷水面闪光;满田的秧苗在月光下沉睡,远远的看去好像是万丈深渊。清幽的小鸟其羽毛格外艳丽,泉水淙淙好像乐师在弹奏美妙动听的玉磬。这里有很多快乐的事情,朋友们来此也会兴致吟哦。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点明主题,山居的闲适生活。后两句描绘了夏天荷塘月色和流泉鸟叫的美景,富有诗意。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居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写的是夏日山居生活的乐趣,用字造句,不求妍美华艳,只求平淡而有意趣。以“面北林”为床,与王维“倚南林”起句不同。王维倚是动景,且与后面的静态描写形成有对比。“荷”写白天,“月”写夜晚。晚上的“流泉响佩琳”是将声响比作人的鸣佩琳。白天也有声音,“荷心风百顷”可以发生“荷叶生万顷”的阵阵涟漪声。还有半夜中一阵清幽的猿啼鸟叫,这都是动态。如许景象构成一幅夏日山居夏夜图。诗人从各个角度用重复的诗句写了一番夏夜幽美而宜人的景致,处处流露出诗人爱夏季之夜的欢愉情怀。诗写得十分清空,有“初发芙蓉”之喻。全诗语言平淡无华,不刻意追求华丽词句,而是一味表现自己的真性情,即“辞约而旨丰”。体现了古人常说的“文章当自神境中出”。可谓“语淡而意深”。可见诗品与人品之关系也。同时也可领悟到此诗的主旨不在写景而意在表露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也!诗人独处斗室,心情自为平静;对客吟诗,怡然自乐也。诗人的高雅气质也由此流露出来。故诗人在这首诗中写得是情意融融、清空有趣,这与同时期描写“靖节风”的情韵的诗歌相似,如其《溪上卧忆旧隐》云:“人言居欲山能僻,我独于君道不然。两世偶随流水住,一生多向乱峰眠。”读其这类诗歌便可知道诗人心中所追求的便是这种远离尘嚣、高洁脱俗的隐逸生活和幽美的田园风光了。诗人早年所热衷的政治功名和壮年所从事的抗元斗争之后淡泊了。因而此时的山居生活给他带来的是安宁和平静心情他以这样的心境去观察和感受外界景物就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正如他诗中所说的“夏日山居好”。所以写得景物是如此清新可人、妙趣横生而又富于韵致(所以徐釚《枫江渔笛谱》卷七评此诗曰:“一结幽致可观”)这首诗正是诗人这种心境的流露和写照。读其诗使人如身临其境又如与之谈心一般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和舒畅。这便是诗人写景的高明之处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