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舒岳祥
一春心事许谁同,金钥无声柳絮风。
怪得枕中黄鸟唤,不知窗外海棠红。
闺怨
宋 舒岳祥
一春心事许谁知,金钥春寒不上扉。
赖是半窗红日影,小庭犹自煦黄鹂。
译文:
一季春天,满怀心事,却不知向谁诉说。门钥匙上的金叶默默无闻,寒冷的春风无法吹开紧闭的窗户。窗外,柳絮轻飘,春光明媚。明媚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照在庭院中,娇嫩的海棠花正开得正好,引得黄鹂在枝头欢快地鸣唱。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个女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因春思闺中人而不得相见,怅然所失,反咎于黄鸟不知窗外红梅之开放,表现了古代闺中女子婉转动人情思。春天对花儿鸟儿的思念总是古今不变的主题。那春日的明媚景色,让大好的花团锦簇般的姑娘无端感到烦躁与失落,只好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到“不知节令”的黄鸟身上,语虽尖刻,但仍然是满心娇嗔的调侃和带有撒娇味道的埋怨。古代的女子大都是娇羞内敛型的,即使是面对花容月貌的比喻也只是轻叹一句“怕人知”的偷乐羞赧,这里虽然是大方开朗型的对其爱人自由潇洒生活状况的想像羡慕。此外还可以从中体会古代诗歌用黄鸟叫、桃花儿开来引起人之情事比兴起兴之传统的艺术手法,使其像锦上添花、诗意更上了一层,仿佛春风袅袅得很风光都在赞赏那一对恩爱人了。
此诗前两句“一春心事许谁知,金钥春寒不上扉”,直接点明题旨,说自己的满腔春思没有人知道,表达了闺中人寂寞无聊的心绪。她希望钥匙上的金叶能发出声音,给她带来开锁的讯息;可是现在锁闭着门户的金钥匙沉寂无声。这句是化用唐韩偓《懒起》:“昨夜深闺梦独看,绣衾还似染香檀。锁开又是伤春到,却不教伊梦里还。”意写往日与情郎相恋时彼此言语温馨,男子的出入更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今则人去楼空、门禁森严。“不上扉”三字用得精妙,既照应着“锁开”句,又令人联想到丈夫远去异地对她的冷落闲居生活。这两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以“一春心事”对“不知人”,以“金钥有声”对“金钥无声”,强烈的衬托出了怨情寂寥与惆怅之深广。“怪得”两句紧承前意:“怪得枕中黄鸟唤,不知窗外海棠红”,继续使用黄鹏呼醉鸳梦的典故(《选 云谣记》:“杜秋娘有黄鸟调及玻璃歌云:‘庭花门柳皆如许’”)进一步烘托出闺中女子寂寞无聊、百无聊赖的心绪。“唤”字与首句“许谁知”呼应,连黄鸟也来唤醒她沉睡中的相思之情;窗外海棠花已红火如霞、灿烂一片了,“唤”的结果只是:不知窗外花开否?从对梦中亲昵卿卿耳语的依赖转为关注屋外的情景了!事实上庭院中触景生情令人欢娱鼓舞之物固多,“垂丝乱系结离愁” 的“柔肠寸寸终难寸”,“采采卷耳”使人想到分离怅念:“人情好时节既至不容终感新。”这种关外的境况往往可以转苦闷烦恼为自宽自解:“景之乐终归损愁眉”;在命运的岔口也可以使个体面对天地造化之美竟怀积极热烈之心!何况景不孤出、怡人之景之后更有锦上添花的人间真情——辛弃疾:“天涯海角之人常常服天之心!”呵女子的柔肠九曲,嗔怨青春不在或者始乱终弃这一方面倒无意义可取,作者的忠贞恪守这一点也感人泪下——说明温饱思淫羊道,“门户萧索偃妇叹”,“巷笛要不乐喧簧”“掷骰安用厌绿围”,“时节欲到莫致嗔”,“风流多少”吗?写闺中少妇的不尽幽怀更见情致高远矣!本诗情景交融、神完句足。“海棠红”作结,给诗意润上一层更明艳娇媚的色彩:主人公梦醒时为黄鸟所唤的时候、一觉醒来的时候——大千世界无此鲜艳可爱了!“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