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赵大年小景》宋舒岳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舒岳祥

《题赵大年小景》原文

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

水天鹎鸭斜飞去,细草平沙兴渺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题赵大年小景

舒岳祥

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 水天鹘鸭斜飞去,细草平沙兴致渺。

赵大年,《宋史·诸贤传》作“赵士桭”,孝宗朝馆阁名士。建安(今南平)人,在当时属地建安仍为宋理宗延有时归南剑州的情况下一时佳话美谈,松江孝女遂就所知的怀古之名杰成诗纪念。

赵大年画本流传至今的极少,此诗所及渔村小景画幅,虽无款识,但据诗意及画面钤印,定为赵大年无疑。此画在构图、笔墨、设色等方面均平淡质朴,不以浓丽相炫目,而以自然入神。诗以此知画,知画又入诗,在情景的结合上达到很高的水平。

首句“三株五株依岸柳”点出画幅左角依稀可见的五、六棵绿柳,在画面上虽然不着力,却给人的印象很深。柳树是春季发叶,秋季落叶的树木。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季飘叶,冬季落叶。季节不同,景色各异。由于柳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所以画家在画幅上画出三五株岸柳来,就能唤起人们无限美好的联想。同时它又与“依岸”而生的芦苇相映照,增加了秋色的荒冷感。

次句“一只两只钓鱼船”,紧承上句,是画幅的主体。画面上只有两只小渔船在静静地垂钓。寥寥数笔,勾画出渔舟横陈的一角和垂钓的渔人。这境界是安逸的、静谧的。它给人的感觉,既不是收获之前的忙碌和希望,也不是大获丰收之后的喜悦和满足;而是秋后的闲静。这与柳树和芦苇所显示的秋色、秋姿是和谐一致的。这境界很像王维所画的“辋川图”,它表现了农村的典型环境——在水边柳荫之下,在芦苇丛中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在近处有钓鱼的小船和垂钓的渔人。它表现了渔村平静安逸的生活气氛,这正是农村生活中极其富有典型意义的局部画面。它给予读者的感觉,又是那样的安恬、舒适和令人留恋往返。它很富有人民性和地方色彩。与杜甫描绘春景的典型题材一样,“两只”小渔船的形象也很可能是诗人对一幅古代名画赵大年的《小景》图的真切再现。诗即通过对画的再现来倾吐他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意。诗起两句虽然没提到一个字从“画”字上去理解、发挥、因而使全篇落笔显得那么疏朗轻健;转折处清而不浅、淡而非凡。使人觉得平淡处皆见匠心。如果象传统词话所说的“明道数语即景题情,而有无穷之妙”,这就是属于舒岳祥这样一位兼诗人画家者的成就了。

后两句“水天凫雁斜飞去”是全诗最富诗意的一笔;它将全诗境界推向深远化、高超化。“水天”一词既与前三句中的三株五株绿柳、一只两只的小船和一个横空的“斜”字照应,又和尾句中的鸥鸟相应。“凫雁”上着一“斜”字又从正面加强了第一句“五株”、“一只”的基础上产生飞跃式的升华:在这里时间的全一和空间的高远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随着凫雁之飞已将画面的境界推进到水国之秋的晚景了。“斜飞去”三字很有深致,它不仅写出了水禽在此时急遽高远的飞逝中带有的某种韵律美和动感;而且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思和悠远的启示。与此相应的是结句“细草平沙兴致渺”。这句是说:面对着这秋色极美而又极为空旷寂寥的意境和境界,作者不禁兴致横生而又茫然无际了。“兴”是全诗所突出的一个字。“细草平沙”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秋色中的实景,也暗含着某种哲理在内。“渺”字用得极妙。“渺”是“无边无际”的意思,用以形容“兴”,就给人一种飘忽流动而又具有无限深远的神韵。这就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感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