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舒岳祥
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
柴扃常自闭,淡泊守园庐。
晨有客来访,裹饭如桑舆。
世事不欲论,幽怀咏唐虞。
蚩尤作五兵,轩辕力诛除。
战伐从此邕,祸患引八区。
兹事伤我心,何由返古初。
我辈惜榆景,来往莫相疏。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一开始即展现出一种秋季来临,万物凋零的气氛:“霜降”水涸,“风紧”枯草,尽管此情此景在大诗人舒岳祥眼里很富有象征意义,但在常人看来无不含着肃杀、无情、甚至衰老和灭亡的意思。古代常常在这个时序更替的时候以一种心语寄托未归的情思。诗人用“水泉涸”、“草木枯”、“扃自闭”等字眼,既写出了时令的特点,又暗示了友人生活的困顿。而“守园庐”则表现了友人的淡泊之志。
“晨有客来访,裹饭如桑舆。”这两句是叙事,写诗人清晨来访送善,二人叙旧,畅谈心怀,从早到晚,乐不知疲。诗人用“桑舆”来形容吃饭的用具,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叙旧的亲切,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世事不欲论,幽怀咏唐虞。”意谓彼此在山中居住了那么久,每天无非读书、饮酒、垂钓,或者聊聊山野风物,那么熟悉的村庄野景现在早已沧海桑田;社会上翻云覆雨的变幻莫测实在让人受不了;眼前的事情、谈论的话题太多是非;以是双方都懒得再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聊以咏史谈今而感到暂解岑寂之心。“蚩尤五兵兴底事,轩辕那计斩除却”,正如象诗人所要抒写的是曲折奔放的慨愤之情!则说谈什么世事时也会说到这方面的内容!勾引起无限的惆怅感而,就不言之语表示知音的了!今遇之烦甚陈也是这么说的!后世将对此评说纷纷。“幽怀咏唐虞”,唐虞指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好时代,含有今不如昔的感慨。“幽怀”,内心的抱负。从表面看是说一些闲话聊以解闷,其实正蕴含着人生无常的道理。那么生活便只好“朝朝不上计”,不言世事也就成了必然了。
结尾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蚩尤五兵兴底事,轩辕那计斩除却”,社会上兵祸战乱给人民带来多少痛苦和灾难,历史上的轩辕也没有办法斩除它;“战伐从此邕,祸患引八区”,从此以后天下就再也不太平了,战争和灾难牵连到四面八方;人们所最怕的就是这些事情!所以人们都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诗人用“兹事”来代指这些事情,也含有这样的意思。但要平息这些祸患却要“何由返古初”,那就只有让时光倒流回到远古的时代了!舒岳祥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灾难不禁产生一种人生如梦的感叹而已!可惜的是:他只能这样想而不可能成为现实了!最后诗人告友人:“我辈惜榆景,往来莫相疏。”要像珍惜榆树荫下的时光一样地珍惜友情,不要轻易失去相聚的机会。末二句写出了诗人的诚挚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比较深远,作者借送友人归隐田园这个话题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在抒发感慨的过程中又往往将眼前的事物与历史上的事情联系起来抒写,因此诗中多有象征之语。“水泉涸”、“草木枯”等字面如此,末二句“榆景”也是如此。“蚩尤五兵”也是象征战祸连连,“唐虞”则象征着远古的太平盛世等等。全诗在结构上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首联写田园之景以引之;颔联叙旧访之事以起之;颈联述世事以承之;末联结之以劝友,层次分明而又纡徐圆拢。总之,《送善归玉塘》写得悲慨深沉而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情怀。
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对比的手法。“草木枯”、“水泉涸”等景象与昔盛今衰的对比,“世事论”、“不欲论”与后世的料峭直前、江山云重的对比等等形成了跳跃性的表现手法,诗意推进迅疾在这一首五言古诗中发挥了作者的特长。将意向、理念与景观融于一体相映成辉就显得情韵深厚了!在现代一些文章中运用意象来说明现实的事理也是借鉴的手法之一。在用散文来诠释古诗意境的主题下写此类文章的时候需要一种高雅的素养来匹配古人高蹈的情怀;能够解读古人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不仅要把握古人那种复杂的矛盾心情还须将自己融合其中才不至于“穿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