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宋舒岳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舒岳祥

《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原文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

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

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

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宋诗中,有许多写到山水的诗篇,其中以舒岳祥的这首《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最为独特。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斧凿痕迹的显露,完全是以清新自然、淡泊明志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山水图。

首句“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美景的留恋与向往。这里的“西来意”可以理解为源头、本意,也可以理解为对故乡、对自然的怀念与向往。而“开窗西复西”则表明诗人对西山之美的无限向往和欣赏。透过窗户,他眼中的西山仿佛无限西去,美丽无限。

接下来的“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悬垂的柳条、跳跃的鱼儿、缠绕的蒲草、团脐的螃蟹,这些常见的乡村景象在这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命,仿佛成为了诗人和友人的朋友,具有了人的情感和面貌。

“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西楼周围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县衙靠近,更增添了这里的可信度;寺庙环绕,每当傍晚钟声响起,悠扬的钟声传遍四方。这里的描绘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充满了诗意。

最后,“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这里的“山翁”可以理解为隐居山中的老人,也可以理解为自然、故乡。诗人通过描绘老人拄着拐杖出山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淡泊明志的笔触,描绘了西楼周围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赞美。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动。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