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米芾
旧多社客谈因果,新向禅林问祖风。
归去万缘无不了,这回洗钵听斋钟。
在遥远的宋朝时期,一位诗人米芾来到了一座寺庙——开福院,这里种植着洁白无瑕的莲花。他欣然题写了“白莲堂”的匾额,以赞美这里的莲花之美。然而,他更深层次的赞美却是蕴含在这首诗中:“旧多社客谈因果,新向禅林问祖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因果报应的深深思考,同时也对禅林中的祖师风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人以社客和新向禅林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因果报应和祖师风范的探索和追求。他感叹过去的社客们在这里谈论着因果报应的种种,这些在诗人的眼中已经成为过去的场景,但是开福院的这种传统文化仍旧历久弥新,始终引导人们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而诗人的到来则向禅林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追问——祖师风范是什么?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可以让内心世界趋于平和的佛法——智慧,正是这种佛法成为了他所向往的祖师风范。
“归去万缘无不了,这回洗钵听斋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开福院的深深留恋和感激之情。他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因此决定离开时,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清晰明了。这里的佛法让他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让他在洗钵听钟声中感受到禅意的洗涤和心灵的净化。
总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米芾对禅林的敬仰和对因果报应、祖师风范的探索与追求。诗人通过对开福院的赞美和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也让人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现代人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启示,学会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