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谢逸
徐稚卧不起,青衫老柴门。
仲舒著繁露,要明王道尊。
相逢非竟日,此怀谁与论。
朗咏鄱阳篇,江南烟雨昏。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谢逸和诗徐祁的《与董元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谢逸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以及他对于儒学思想的深深热爱。
首句“徐稚卧不起,青衫老柴门。”描绘了徐祁隐居乡间的形象,他如同东汉隐士徐稚一样,卧在不起,青衫老柴门,过着清贫的生活。这表达了谢逸对他的钦佩之情,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清高的品行。
“仲舒著繁露,要明王道尊。”是对汉代学者董仲舒的赞扬,表达了他对于儒家思想的敬仰和坚守。这暗喻了诗人的立场和决心,即要在世事中坚持正义,明确儒家所崇尚的“王道”。
“相逢非竟日,此怀谁与论。”描绘了诗人与徐祁的短暂相逢,但这一别离可能又是漫长,心中的感慨无人可以倾诉。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和忧虑。
“朗咏鄱阳篇,江南烟雨昏。”最后两句描绘了两人分别时的场景,他们高声朗诵鄱阳篇,寓意互相鼓励和安慰。然而,江南烟雨中,诗人又独自承受着现实的苦闷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透露出谢逸对于古代文人的崇尚,以及他对于儒家思想的热爱。他在诗句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热情和期待的社会场景,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忧虑。诗中的深情厚谊和坚定的立场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