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郭印
国家有祸源,王氏变新法。
元佑壅其流,旧防无敢越。
逮至崇宁初,阴霾蔽日月。
溃彼千仞堤,横波不可遏。
求言奸臣计,正欲阱豪杰。
君时亦抗章,痛哭深论列。
禁锢二十秋,著书忧愈切。
缅观前日事,一一符君说。
朝廷思大用,铜虎初旌别。
使者复何心,吹毛听媒糵。
皇天不慭遗,山梁遽摧折。
七十五年间,飞电才一瞥。
残编溢巾箱,光焰星斗揭。
后人何酋酋,端不坠风烈。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宋元绘挽词》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国家社会政治状况的变化,以及作者对这一时期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感慨。
“国家有祸源,王氏变新法。” 诗人在开头便指出,国家的祸害来源于某种社会制度的缺陷,即王氏的新法。这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入分析,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洞察力。
“元佑壅其流,旧防无敢越。”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元佑时期政治态度的肯定。在元佑时期,国家试图控制并改革新法带来的弊端,但是旧有的防线无人敢逾越。这体现了诗人对元佑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期望。
“逮至崇宁初,阴霾蔽日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忧虑变成了现实。崇宁初年,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阴霾遮蔽了日月,社会陷入了混乱。这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未来社会走向的深深忧虑。
“求言奸臣计,正欲阱豪杰。”这里诗人对奸臣的狡猾手段表示了深深的愤慨,同时也对豪杰之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这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公正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君时亦抗章,痛哭深论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时有识之士的敬仰。他们在困境中敢于直言,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献言献策。这是诗人对勇敢直言者的赞扬,也是对自己坚持真理、坚守道义的肯定。
“残编溢巾箱,光焰星斗揭。”最后,诗人以一种充满希望和信念的口吻结束了这首诗。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那些闪耀的文字仍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载史册,照耀后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社会政治、人性、公正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悟。诗人在历史的变迁中寻找真理,寻找那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的光辉事迹,以此来激励后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公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