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郭印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周文鲁仲尼,传授何太密。
古今元共处,心心印空寂。
展编韦三绝,门人岂语诘。
曾高本愚鲁,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轲仁义术。
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馀千载,学者空陈迹。
条叶竞寻采,几人撷其实。
盘根有仙李,灵芽一枝出。
衣钵自家传,独智探圣域。
契兹三圣书,羹墙面相觌。
雅怀亲炙愿,进退终跔蹐。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
斐章露肝胆,犹愧多言失。
傥许接玄谈,平生事已毕。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郭印的这首《上李西美制置》诗,借对易经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和古今圣贤的敬仰。
诗中首先指出,世间万物皆可视为易经的道理,有情与无情之物,都是真实无二的。伏羲创八卦时,虽然并未借助上下之分,卦象已经清晰。天地是乾坤易之门,也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其间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力量,如同神机妙算,推动了世界的诞生和演变。
孔子和周文王的智慧传承,如日月同天,如江河湖海般广博深邃。三绝韦三的传授和领悟,让人深感易经的神秘和深奥。曾高本愚鲁之人,却能超然领悟并进入此门。
诗中提及的儒家经典《中庸》、《论语》、《孟子》等,对易经的理解和应用有所提及。这些古代圣贤对易经的理解和应用,一直传承至今,然而却仍有不少人忽略了此书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诗人提醒后来的学者要深入研究,从中领悟真理,避免错过良机。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这一句则是对世间能人智者的赞美,表达了他们具有通达世间万物的见识,他们的胸怀犹如大海一般宽广无边。这一句也是对自身学识和胸怀的自我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古今圣贤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感悟,向世人传达了易经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醒人们要深入研究和领悟易经。这就是郭印诗歌的主题之一——易经对人世的启示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