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渊明韵赠耕道》宋郭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郭印

《和渊明韵赠耕道》原文

游从无俗调,我辈钟此情。

高谈傲羲黄,岂复念功名。

嗟哉夸夺子,役役劳其生。

得失动中怀,宠辱多自惊。

形化心亦尔,阖棺竟无成。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游从无俗调,我辈钟此情。 这两句是说自己与友人志趣相投,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去追求世俗的交际应酬,而是钟情于淡泊清雅的情趣。

高谈傲羲黄,岂复任功名。 “高谈傲羲黄”句,揭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他对于尧舜这些上古帝王,不屑于去谈,说明他不以功名为念。

嗟哉夸夺子,役役劳其生。 “夸夺子”句,是说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一生为功名利禄而劳碌奔波,被形所化而忘心之本,到头来一无所成。

得失动中怀,宠辱多自惊。 这两句是说得失、宠辱常常动人心怀,容易引起变化。这实际是说明一个人的心态常常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的。

形化心不化,阖棺竟无成。 “形化”指形骸化为尘土,“心不化”指人心不能常守清净的本性。这两句是说在尘世的影响下,虽然身化为形骸,但心却未能化为清净,仍执着于原有的性格情操,终不能与万物并立而长存。但“形化心不化”,不仅是诗人的追求和态度,也有力地表明了诗人的形象可立,丰采可睹,但他的人品高洁纯粹的信念却是至死不灭的。最后一句道出一切至善至美的理想在世上终不能实现,只有在死后才能得到完成。

此诗用淡远的笔法娓娓道来,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贫贱不移的情怀。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表明自己与世俗功名利禄格格不入的情怀。中六句为第二段,说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坚守心灵本色而不化。最后两句从似有遗憾实则深感自足的语气中结束全诗,给人以尘寰皆空、心愿已了之感。全诗通篇不讲求对仗工整与否,直抒胸臆,表现了唐代绝句的生动活泼、自然天成。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尽量以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我们从不追求世俗的交际应酬,只钟情于淡泊清雅的情趣。高谈阔论,傲视尧舜这些上古帝王,哪里还顾得上功名?唉!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一生为功名利禄而劳碌奔波,被形所役,到头来一无所成。得失常常牵动人心,宠辱也常常惊动我的心神。虽然形骸化了,但心灵不能化,直到盖棺仍未有成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